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产业

“肿瘤精准放疗登峰计划”临床研究项目正式启动!

时间:2021-04-21 11:45:59  来源:  作者:

4月20日,由国家卫健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广州市益路同行慈善基金会和医科达放疗学院共同发起的“肿瘤精准放疗登峰计划”临床研究项目正式启动。国家卫健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党委书记张俊华莅临项目启动会并致辞。基金会理事长陈一、副理事长夏修龙,我国放疗行业知名专家李晔雄、张福泉、高献书、李高峰、王维虎及医科达全球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龚安明出席了此次会议。

“肿瘤精准放疗登峰计划”临床科研公益项目启动仪式

基金会携手医科达放疗学院

开展高水平研究、推动成果临床转化应用

广州市益路同行慈善基金会联合医科达放疗学院共同发起了本次临床研究项目,开展基于磁共振引导放射治疗系统的质控和临床科研合作,旨在探索肿瘤精准放射治疗的新途径,同时激励我国肿瘤放射治疗领域,中青年医师对科研工作的热情,提高临床科研能力,推动科研成果的临床转化。

Elekta Unity

医科达独有的高场强磁共振放射治疗系统所具有的亚毫米级分辨率的磁共振影像功能,能识别传统放疗中软组织结构不易分辨的肿瘤,如肝癌、胰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为更精准,更个体化的治疗提供了可能,为放疗临床医生的治疗计划制订、实时运动监控及治疗实施提供助力,并拓宽开发新放疗模式的方向。

医科达放疗学院助力中国放疗事业发展

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贡献力量

在中国,恶性肿瘤(癌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群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根据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恶性肿瘤死亡占居民全部死因的23.91%,且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持续上升态势。肿瘤的治疗有三大基石手段——手术、化疗、放疗,关于化疗和放疗,人们往往容易弄混淆。

化疗,又叫化学药物治疗,它是一种全身治疗手段,全身作用更强,局部作用相对较弱。而放疗,则是利用放射线来治疗肿瘤的局部治疗手段,射线精准作用于肿瘤,局部作用较强。化疗和放疗两者作用的方式不同,疗效不同,甚至毒副作用也不相同。近期调查显示——放射治疗在三大肿瘤治疗中的地位正在逐步提升。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约70%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放射治疗,约40%的癌症可以通过放射治疗治愈。

不过在此情况下,我国还面临着放疗人才短缺的情况。据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的调查数据,2018年中国从事放疗的医务人员共29,096人,与中国患者的需求远不匹配。不仅如此,临床医师与物理师的完美配合才能使放射治疗效果达到最佳,在中国,放疗医师与物理师的比例为3.51∶1,而发达国家早在2011年就已达到2:1,美国的比例则基本达到1:1。

因此,增强放疗科研能力、培养放疗人才、创新放疗发展模式、提高放疗治疗水平对推动肿瘤放疗学科发展,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安全尤其重要。

医科达放疗学院主要聚焦放疗技术创新与放疗人才培养,并协同国际国内优质资源,助力提升中国肿瘤放疗自主研发能力。针对目前放疗人才紧缺的挑战,医科达亚太培训中心每年平均举办65场培训,每年平均培训专业学员500余人。过去一年医科达物理师团队举行了超过200场次现场应用培训及高级临床培训,总计培训放疗医生1000余人次、物理师近600人次、治疗师近1000人次,为中国放疗人才的培养奠定了稳固的基石。

本次医科达放疗学院与广州市益路同行慈善基金会的合作使中国放疗人才的培养再进一步,该研究项目将主要用于支持全身肿瘤及脑部疾病的临床科研和临床转化研究,为热衷于肿瘤放疗课题研究的中青年医师和科研工作者等提供公益科研资金支持,助力中国肿瘤放疗事业健康发展,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贡献力量。

“肿瘤精准放疗登峰计划”临床研究项目致力于推动高场强磁共振引导放射治疗系统的物理和临床研究。医科达与广州市益路同行慈善基金会的合作,将拓展高场强磁共振放射治疗系统临床实践的新思路,探索更适合中国癌症患者的治疗方案,培养肿瘤放疗中青年精英医生队伍,提高国内医疗机构的肿瘤放射治疗整体水平。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齐河县司法局祝阿司法所组织村居法律顾问开展“普法赶大集”活动
齐河县司法局祝阿司法
宜宾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刘畅到南溪区司法局调研指导队伍教育整顿
宜宾市司法局党委书记
直面问题 刀刃向内 木垒县法院党组班子召开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
直面问题 刀刃向内 木
哈尔滨市全市交通消防志愿者队伍建设全面启动
哈尔滨市全市交通消防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服务条款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免责声明
CopyRighr @ 2000-2010 www.zgjkxw.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健康新闻网 - 中国第一健康门户网站 - 京ICP备10039517号
频道识别号:011050312012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4363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