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乳腺结节、乳腺增生、甲状腺结节已经成为很多年轻人体检报告上的高频词。这些身体问题到底和精神压力大、爱生气有没有关系?且听医生详解。
爱生气为身体埋下多个祸根
工作压力山大、熬夜是家常便饭,情绪常在焦虑和暴躁间游走……已经成了不少年轻人的生活常态。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大城市中50%—70%的女性患有乳腺增生,且多发于25—45岁,大多数患者有压力大、焦虑、爱生气的表现。此外,我国甲状腺疾病患者已超2亿人,并且女性的甲状腺发病率高于男性。
长期压力大和易生气,的确容易导致多个器官或者系统的亚健康,甚至疾病的发生。
容易出现消化系统的问题 可能导致胃肠功能的紊乱,使人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有的还可能会出现便秘,严重者会发生胃炎、胃溃疡等情况。
可能出现精神系统的问题 严重的压力影响可能会使人出现心烦意乱、焦躁不安、失眠早醒等情况,严重者可能会发生焦虑或者抑郁。
容易导致甲状腺和乳腺疾病的发生 长时间的情绪波动以及压力大,会导致内分泌功能失调,可能会出现甲功异常、甲亢、甲减等等。
女性患者还会出现乳腺增生。长期的气血瘀滞、气滞郁结,还会导致结节的发生,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就会随之而来。
当然,长期压力过大、易生气还会导致其他器官系统的一些问题,比如女性出现妇科系统问题,如月经紊乱、月经失调等等。
乳腺结节、增生多数是良性
六个因素诱发乳腺结节
遗传因素 家族内的女性如果有乳腺结节病史,下一代的年轻女性更容易出现乳腺结节。
精神因素 长时间的焦虑、压抑、容易生气,这些不良习惯容易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乳腺结节的发生。
长期熬夜 熬夜可导致人体内分泌紊乱,从而诱发乳腺结节。
感染性因素 比如乳腺部位受到细菌感染、炎症反复刺激,也容易诱发乳腺结节。
饮食的因素 高油、高脂、高糖、高热量的食物摄入过多,也会导致乳腺结节的发生。
不明成分保健品摄入 有些保健品成分不明,其中可能含有大量的雌激素,会影响女性的正常内分泌水平,增加患乳腺结节的风险。
引起疼痛的是乳腺增生
日常生活中可以自我察觉到乳腺结节的出现吗?一般来讲,大多数的乳腺结节不会有太明显的症状,多数是在体检过程中发现的。但也不排除乳腺结节与乳腺增生同时出现,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疼痛,这种疼痛并不是乳腺结节引发的,可能是由于乳腺增生。
如果经过乳腺超声检查没有发现明显异常,或者仅仅发现了乳腺增生,这种乳腺疼痛其实不用过于担心,并且大部分乳腺结节和增生都是良性的,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和饮食可以得到一定的缓解。
乳腺结节里包括乳腺增生的结节、纤维腺瘤,甚至乳腺癌。不同的情况,治疗的方案不一样。
比如,乳腺增生引起的结节,多数情况下保守治疗就可以;如果是乳腺纤维腺瘤,若其增长较快、体积较大则需要手术切除;就乳腺癌而言,需要进行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内分泌治疗,甚至可能需要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等。
甲状腺结节记得定期复查
这才是结节的最常见诱因
遗传 与乳腺结节一样,甲状腺结节也与遗传因素有关,在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的家庭中,出现甲状腺结节的风险会明显增高。
缺碘 碘摄入不足或者碘摄入过多,都会导致甲状腺结节的发生。
甲状腺激素不足 在青春期、妊娠期时,身体对于甲状腺激素的需求会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体内的甲状腺激素不足,甲状腺就会产生代偿性的增生和结节。此类情况无须担心,适当摄入碘就可以解决问题。
药物 一些药物会诱发甲状腺结节,比如磺胺类、硫氧嘧啶类的药物,所以我们在用药时一定要谨遵医嘱。
辐射 头颈部放射线的辐射会明显增加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的发生率。
不良情绪和生活习惯 这也是最为常见的情况,长期的情绪波动、不良的生活作息也会导致甲状腺结节的发生。
绝大多数结节很难自主发现
一般来讲,甲状腺结节的发生非常隐秘,多数甲状腺结节比较小,这种情况下它不会有任何的症状,所以绝大多数甲状腺结节都是在体检过程中发现。如果甲状腺结节已经长得非常大,通过观察就可以看到颈部有明显隆起,这种情况下也有可能发现,但绝大多数甲状腺结节很难自主发现。
甲状腺结节绝大部分是良性的,不用过分担忧。
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初次发现甲状腺结节,一定要在3-6个月内复查一次,观察结节有没有明显增大或者形态变化。对于大小长期稳定且小于1厘米、无明显症状的甲状腺结节,建议每年复查一次就可以。
做好这几点让结节绕道走
适量摄入碘元素 保证碘元素摄入的同时,不要吃过多的海鲜。
进行体育锻炼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抵抗能力。
远离放射源和电离辐射 拍X光片时,应尽量避开或保护好甲状腺部位,儿童和青少年更需避免。
保持情绪稳定 精神、情绪波动过大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紊乱,也会导致结节的发生。要避免过度激动、悲伤、焦虑等,尽量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情愉快。
不要胡乱用药 服用药物一定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规律作息 尽量少熬夜,也不要过度劳累,避免因机体生物钟紊乱造成结节进一步增生。
本组文/李刚(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