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桥手绣作为鲁绣的典型代表,诞生于清乾隆初年的高桥沭水南岭村,至今已有280余年历史。高桥手绣色彩绚丽、装饰性强,且经济实用。高桥手绣工艺精良、特色鲜明。包括七道工序,绣制针法复杂多变,造型手法粗犷里见精细,传统刺绣平面与布艺三维结合,极具立体雕塑之厚重与视觉张力,高桥镇结合手绣这一本土特色优势,整合资源,积极探贫困户增收渠道,充分利用非遗手绣这一特色乡土产业,拓宽增收渠道,增加贫困户收入,巩固脱贫成果的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2021年5月24日,鲁绣(高桥手绣)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桥手绣色彩运用大红、大绿、艳紫、明黄搭配,间以金银钉珠,浓艳而不俗,端庄而不陋。拥有极佳的市场前景,高桥镇依托镇驻地企业新大洲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创新发展,传承非遗瑰宝,投资建设了105平米的“手绣”生产车间,积极吸收贫困户加入到团队中,现场教学,从产品的设计、构图、生产、营销一步步讲解,直到单独操作,经过运作手绣团队共培训、聘用贫困人口及其家属56人,每户贫困户每年增收1500元,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近年来,高桥镇积极整合资源,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桥手绣的支持力度,使手绣产品从单一型发展到布老虎、虎头鞋、荷包、中国结等11大类、180多个品种,产品销往国内各大城市及日本、韩国等国家,年产量100多万件,年加工收入1200多万元,推动了当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使周边沂蒙广大妇女真正实现了巧手再就业,精准扶贫富起来。
非遗手绣在拓展产业发展规划的同时,不断提升品质,利用品牌优势,加强国际合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精华,是民族智慧的象征,也是民族精神的结晶,它传承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下一步,高桥镇将以更丰富的形式继续开展“非遗”活动,以学校、工厂、村居为纽带,开展非遗知识和传统文化的普及,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加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列中来,传承文脉,守护民族精神家园。同时,从设计、裁剪、生产多个方面,不断创新,绣出高桥手绣这一特色品牌。丰富手绣品类,充分发挥带头人作用,广泛发动让更多的群众参入进来,创新发展,营造品牌魅力,创造社会效益,让高桥手绣传遍全国,走向世界。成为乡村文化振兴一大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