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综合新闻

2019中国奶商指数报告发布 儿童营养亟待关注

时间:2019-06-06 20:30:43  来源:  作者:

        世界牛奶日前夕,由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荷兰皇家菲仕兰主办的2019中国奶商指数发布会暨中国未来健康论坛在京召开。会上,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发布《2019中国奶商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父母作为儿童第一位营养师奶商却普遍不及格,其中近九成父母自认为能为儿童科学挑选乳制品,但实际上由于自身喝奶知识水平有限,行为未能跟上。同时,不少宝妈对婴幼儿乳制品补充存在误区。还有近八成父母在儿童不爱喝奶时,没有进行正确引导。对此,专家表示,儿童营养亟待关注,父母作用至关重要。

中国未来健康论坛(左起:主持人、刘美菊、杨国超、关雪平、陈伟、王琳)

        建立科学评估意识 正确评估儿童营养状况

        正确评估儿童营养状况是科学喂养前提与基础,《2019中国奶商指数报告》对3-6岁儿童进行BMI(身体质量指数)测算,仅有19.5%的儿童体型正常,近六成偏胖。面对诸多父母按照“经验”判断“胖是营养过剩”的认知,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陈伟表示:“儿童肥胖是营养不良的一种”,他进一步强调,在公众的传统印象中,胖娃娃代表福气,意味着孩子吃得好,是营养过剩的表现。然而《2016年全球营养报告》指出:肥胖超重也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胖人的“营养不良”问题要比瘦人更严重。同时,儿童肥胖容易导致严重的健康和心理问题。

        陈伟主任建议,父母应学会科学喂养,从根源上解决儿童营养不良状况,这其中,足量有效的乳制品摄入必不可少,乳制品营养价值很高,是促进孩子脑部及智力发育至关重要的元素,还可以帮助孩子骨骼发育强壮,促进成长,是孩子成长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而非营养品。他同时表示,如果儿童摄入乳制品后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就说明患有“乳糖不耐受症”,虽不宜饮用牛奶,但也应选用酸奶或其他乳制品来代替牛奶。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陈伟解读奶商指数报告

        科学喂养是关键 父母奶商需提升

        报告显示,乳制品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然后作为儿童乳制品选择主导的父母奶商却普遍不及格,这与近九成父母自认为能为孩子科学挑选乳制品的认知相去甚远。接近20%的家长给7-12个月的宝宝过早补充乳制品;21%的父母在宝宝13个月后未给其补充多元乳制品;而约80%父母当宝宝表示不想喝奶时未正确引导。

        针对本次报告种反映出的部分父母给婴幼儿补充乳制品时存在误区,首都儿科研究所保健科主任王琳建议:“婴幼儿科学摄入乳制品,对其终身健康成长具有基础性获益价值,这其中父母作用至为关键。要加强父母营养教育,树立科学喂养的7个金标准,即在婴幼儿出生一小时开始母乳喂养,六个月内坚持纯母乳喂养,直到婴幼儿两岁以上。当婴幼儿到六月龄,开始添加至少四类辅食喂养,特别是加强对含铁类辅食摄入。13个月后,婴幼儿应每天吃3-4餐,满足最低膳食频次。”

首都儿科研究所保健科主任王琳解读儿童养育误区

        从娃娃抓起 提升“奶商”保障儿童营养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家庭的希望,从小培养儿童科学膳食、合理摄入乳制品,对其终身健康成长不无裨益,对此,专家建议,一方面应加强对儿童乳制品知识教育,让儿童在“喝奶”同时养成“吃奶”习惯,加强对干酪等多元乳制品摄入,与此同时,儿童”奶商”提升对父母及家庭“奶商”提升也起到推动作用,最终实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多轮联动的家庭“奶商”新局面,对中国未来健康事业及实现《健康中国2030》起到不可或缺的积极推动价值。

        儿童营养是荷兰皇家菲仕兰关注重点之一。作为此次活动的主办方,菲仕兰在此次奶商指数发布同时,同期启动“为健康加杯奶”儿童奶商关爱行动,旨在通过专家科普课堂、趣味自测奶商、发放儿童关爱礼包及大力开展乳品科普等方式,帮助儿童及家庭提高奶商水平,改善儿童营养,建立家健康的家庭生活方式。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走访建国党员 烛光社工在路上
走访建国党员 烛光社工
冀州区司法局三项措施助力文明城区创建
冀州区司法局三项措施
沂水县富官庄镇网格员: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普法活动
沂水县富官庄镇网格员
龙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
龙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服务条款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免责声明
CopyRighr @ 2000-2010 www.zgjkxw.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健康新闻网 - 中国第一健康门户网站 - 京ICP备10039517号
频道识别号:011050312012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4363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