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道淮海经济区讯(袁文强 张敏)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教育部按照有关工作要求,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同意,制定了《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21年12月27日以第52号部长令颁布,自2022年5月1日起实施。
《办法》的出台和实施,标志着我国落实法治教育,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法律知识学习已加入中小学生课程之中。
《办法》的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法治副校长”与“法治教育”概念的出现密不可分
“法治副校长”称谓由“兼职法制副校长”演变而来,是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要求的提升,最初提出于2011年3月23日《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又称“六五普法规划”),“各级各类学校要根据学生特点进一步明确法制教育的地位和目标,完善法制教育的内容和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格局。加强高等学校普法教育,引导高校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结合学校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和安全防范工作,发挥中小学校兼职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作用,加强青少年权益保护、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等有关法律法规选出教育,加强对有不良行为青少年、社会闲散青少年等特殊青少年群体的法制宣传教育”。在六五普法规划中,中小学生与高校中大学生在普法教育中要求是不一样的,对于中小学生,特别是有不良行为、社会闲散人员特殊青少年群体,更多是法律知识学习,能够识别违法犯罪行为。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的大学生们,普法教育的内容才提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树立。
伴随着2014年10月20日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中关于青少年普法教育表述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堂”,不仅首次提出“法治教育”,并要求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教育广大青少年学生从小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根据青少年不同年龄段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2016年6月28日《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分别于幼儿园阶段、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大学阶段设置不同的阶段目标、法治教育课程,促使法治教育在青少年教育体系中系统化、科学化,便于法治教育课程在中小学教育阶段的操作和落实。
二、“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制度的法律设计
《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共20个条文,内容涵盖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工作职能部门、法治副校长的任职条件、来源、流程、工作职责、工作评价评价制度各方面。
(一)法治副校长选任及聘请
法治副校长人选经委派和聘任两个程序,委派机关为司法部门,包括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推荐的政治素质好、品德优秀、作风正派、责任心强,有从事法治工作3年以上经验,热心教育工作人员担任法治副校长,并经教育局或学校聘任,颁发聘书,聘期一般是3年。聘任的法治副校长上任前须经过不少于8学时的培训,包括政治理论、未成年人保护、教育法律政策、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安全管理等方面。
(二)法治副校长的工作职责
《规定》对法治副校长工作内容分为法治教育、学生保护、安全管理、预防犯罪、学校工作依法治理等工作,具体体现在:
1、开展法治教育。推进习近平法治教育的思想的学习宣传,参与制定学校法治教育工作计划,协助学校创新法治教育内容和形式,每年在任职学校承担或者组织落实不少于4课时的,以法治实践教育为主的法治教育任务,提高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面向教职工开展法治宣传,指导、帮助道德与法治等课程教师开展法治教育。
2、保护学生权益。参与学校学生权益保护制度的制定、执行,参加学生保护会、学生欺凌治理等组织,指导、监督学校落实未成年人保护职责,依法保护学生权益。
3、预防未成年犯罪。指导学校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协调推动建立学校安全区域制度,协助学校健全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置机制,主持或者参与学校安全事故的调解协商,指导学校依法处理安全事故纠纷,制止侵害学校和师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4、参与安全管理。指导学校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协调推动建立学校安全区域制度,协助学校健全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置机制,主持或者参与学校安全事故的调解协商,指导学校依法处理安全事故纠纷,制止侵害学校和师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5、实施或者指导实施教育惩戒。协助学校、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按照法律和相关规定对有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的学生予以训诫或者矫治教育。根据学校实际和需要,参与建立学生教育保护辅导工作机制,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专门的辅导、矫治。
6、指导依法治理。协助学校建立健全校规校纪、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参与校规校纪的审核,协助处理学校涉法涉诉案件,进入审诉委员会,参与处理师生申诉,协助加强与社区、家庭及社会有关方面的沟通联系。
学校需及时与法治副校长沟通告知学校基本情况,为法治副校长履行职责提供必要的便利。
(三)学校应为法治副校长工作建立评价制度,对法治副校长每年工作情况作出客观工作的评价结果,并报送法治副校长所在单位作为考核其工作、晋职、晋职和立功受奖的重要依据。
三、法治副校长校园配套法治教育机制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邓传淮介绍说,多年来,兼职法治副校长制度成为教育管理的“助推器”,在增强学校师生权益保护、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维护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实践中也存在法治副校长配备不均衡、履职尽责能力不平衡,人员流动大、难以及时补充等问题。
法治副校长多数是由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部门派出机构人员兼职,这些司法部门虽然处理违法犯罪事件较多,经验阅历、专业能力也最为符合法治副校长选聘要求,另一方面,作为国家司法机关自身存在案多人少,工作比较繁忙,无法了解学校法治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及时解决突发新法的涉法事件,也无法针对学校体情况教育工作以及学校的规章制度,完成中小学阶段全部法治教育课程,《办法》中法治副校长职责“参与”、“协助”、“帮助”等表达,表明法治副校长更多是在宏观指导、辅助、协调相关工作。全面落实《青年法治教育大纲》中青少年法治课程教育,完成“八五普法规划”既定目标,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学校培育专职法治辅导员、法治课教师落实细化法治教育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加强法治教育师资培养,探索设立“法学+教育学”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等项目;在学校设立法治教育见习基地,动员法律院校大学生参与学校法治教育工作,配合法治副校长、法治课教师教学任务;中小学配备法律顾问,在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司法行政人员之外吸纳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更多法律职业专业人士辅助完成设定的法治教育课程;完善法治教育课本,推行网络法治课堂教学,联合政府、公检法、社会组织创造更多的法治教育社会实践机会,使青少年在学校课堂中学到的法律知识,体会社会生活中法律的适用,让他们感受到法律就在身边,增强他们对法律学习的兴趣,提升自己遵守法律规则的意识。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力量,国家才有希望。青少年是祖国未来,民族希望,在建设法治中国的大背景下,不断提升加强青少年法治意识,形成社会主义法治信仰,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合意、高效和有力的政策执行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手段和宝贵经验。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政策执行力的提升不仅是改革深入推进、改革举措落实的重要保障,其本身更成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坚持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可以避免出现“小举措背离大方向”的累进式偏离风险,确保改革的正确方向和人民立场,是提升政策执行力的方位策略;强化对政策执行主体执行信念、执行能力和执行空间的培育优化,可以保证其在复杂艰巨的改革任务中精准、全面、透彻地理解政策、落实政策,是提升政策执行力的主体策略;构建执行环境、执行资源、执行工具、执行文化的全方位保障体系,促进政策执行协同优化、保障执行资源共时多点投放、实现执行手段多频段科学回应,并以科学化、市场化、人本化为导向营造崇尚实干、保障执行的文化氛围,是提升政策执行力的保障策略。
《办法》有了,执行如何,效果怎样......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因此要实现“志远”的战略目标,关键是“行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