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疑点:借壳前费用奇低、借壳后费用猛增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整理发现,对于药企IPO,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以及财务费用)通常是证监会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销售费用或者学术推广费用较高的药企,通常会被要求详细罗列报告期各期促销费及学术推广费的具体分项构成等。
期间费用率为期间费用与当期营业收入的比率,这一指标实际上体现出了企业对成本费用的管控能力。交易报告书披露,2010年、2011年,长春长生的期间费用率分别为40.43%、40.42%。
然而,在报告期内(2012年~2014年以及2015年上半年),长春长生期间费用率分别为39.35%、38.55%、32.51%和26.62%。对比可以发现,2012年~2014年,这一比值在逐年下降,且到了2015年上半年,仅为26.62%的期间费用率,也创下报告期内最低。
根据披露,长春长生报告期内的期间费用分别为1.7亿元、1.71亿元、2.02亿元,2015年上半年为9913.11万元;而同期的营业收入对应为4.33亿元、4.44亿元、6.23亿元和3.72亿元。可见,长春长生在期间费用增加不大的情况下,实现了销售业绩的快速增长。
长春长生在交易报告书中解释称,收入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使得公司总体期间费用率下降。
若长春长生的解释站得住脚,那么,上市以后,长春长生的营业收入在进一步增长的同时,其期间费用率理应也是伴随着“收入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的规律而下降,或者至少保持相对趋于稳定的状态。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2016年是长春长生成功借壳上市后业绩稳步发展的一年。2016年长生生物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合计3.31亿元。以此计算,其2016年度期间费用率约为32.51%。
2017年,长生生物业绩再创高峰,该年度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合计达到约7.37亿元,以此计算,该年度期间费用率约为47.5%。远远大于借壳上市的报告期内在30%左右浮动的数据。
以上可见,期间费用率最低的时刻,恰好是长春长生其借壳上市时的报告期内。借壳上市后,长生生物期间费用与营业收入呈现正相关关系,且期间费用增长幅度超过营业收入增长幅度。
在正相关关系下,长生生物需要花费更多的期间费用去实现业绩的增长。也就是说,上市后的2个完整的会计年度里,长生生物借壳上市报告期内“收入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的“法宝”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利用高额的期间费用(其中主要是销售费用)来促进营业收入的增长。
增长探因:二类疫苗成业绩“引擎”
早在2015年借壳时,长生生物就表明了未来的发展战略,“相比于国际水平,我国的疫苗接种率较低,第一类疫苗由于由政府推行,接种率较高,而自愿接种的二类疫苗接种率相对较低”。长生生物认为,在我国庞大人口基数的基础上,健康观念的改变将激发疫苗产品的广阔需求。
由此可见,长生生物把上市以后的业绩增长砝码压在了二类疫苗上。这不仅是因为二类疫苗利润率较高,更重要的原因是,二类疫苗有更大的“操作”空间。长生生物也在交易报告书中提到,二类疫苗市场是充分竞争的市场,各级疫苗接种点都可以直接向疫苗生产企业采购,也可以向疫苗代理商采购。
长生生物的6个产品中,4个二类疫苗、2个一类疫苗。在没有爆出问题疫苗案件以前,如此具备成长性的产品线使长生生物成为资本市场的白马股。这一切,归功于借壳以来逐年攀升的销售收入和二类疫苗产品令人艳羡的高毛利率。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上市前夕,长春长生2013年至2015年上半年期间,狂犬病疫苗的收入呈现出异常快速的增长。交易报告书显示,2013年长春长生的冻干人用狂犬疫苗(Vero细胞)销量为15.95万人份,对应收入是840万元;到了2014年,狂犬疫苗的销量暴增至160.26万人份,对应收入也同比激增24倍,至2.13亿元;2015年1~7月,狂犬病疫苗的销量仍保持着激增的态势,前7个月就完成了157.52万人份的销售,基本达到2014年全年的销量水平。
不过,这其中有一个时间节点,即2012年长春长生针对狂犬疫苗进行工艺创新,并在2014年实现上市。产品单价上,2014年狂犬疫苗每人份价格也从之前的53.09元增长到132.68元。由于狂犬疫苗销售增长,2014年长春长生狂犬疫苗的产能利用率已经提升到78.22%,到2015年上半年,公司的狂犬疫苗利用率已经达128.13%,出现产能不足的情况。
除了狂犬疫苗,公司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收入也在2012年至2013年间发生了大幅增长的情况。2012年长春长生的流感疫苗销量为401.35万人份,到了2013年,流感疫苗的销量增长到597.88万人份,同比增长接近50%。
水痘疫苗的销量也从2012年335.28万人份增加到2014年358.47万人份。进入2015年,长春长生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实现了水痘疫苗257.95万人份的销售。
基于狂犬疫苗、流感疫苗以及水痘疫苗的销量增长,长生生物2015~2017年营业收入一路保持了27.77%、27.96%、52.6%的增长率。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