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媒体调查

情绪消费需要掌稳理性方向舵

时间:2025-03-13 09:52:15  来源:北青  作者:

桌上整齐排列的盲盒公仔,柜子里陈列的从网红小店带回的手作,不断更新的电子产品……这些年轻人的“心头好”,彰显着他们“花样百出”的消费喜好。在当今的市场上,很多年轻人不再仅仅关注产品的实用功能,而是更加看重商品与自己情感连接与体验的深度,情绪价值正成为他们埋单的重要驱动力。(3月1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所谓情绪消费,是指通过购买能带来情绪价值的商品或服务,满足自己情绪需求的消费行为。从“好运连连”的水培四叶草、写着福字的彩色键盘贴画,到“爱因斯坦的脑子”“莫生气戒尺”等虚拟商品,再到“社交+消费”模式的沉浸式体验,近些年情绪消费品一路走俏。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3)》指出,除了追求性价比之外,情绪释放将成为影响年轻一代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因素。这场裹挟着感性的消费浪潮,正重塑现代商业社会的运行逻辑。

作为一种新型消费模式,情绪消费反映了年轻人更加注重自我满足和情感体验的消费趋势,不仅满足了他们精神方面的需求,也为商家带来了新的商机。也正因此,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注重场景营造和情感连接,通过打造独特的商品使用体验来吸引年轻一代的消费者。新型消费市场不仅是商品交易场所,更是情感交流和文化创造平台,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

然而,情绪消费在市场之手的带动下,也容易出现偏离理性之舵的不良现象。有的消费者只顾一时冲动为情绪买单而不量力消费;有的商家利用监管漏洞,有意无意泄露消费者隐私、提供不正当服务、不合理收费;有的主播在直播带货中别有用心地通过铺垫氛围诱导消费,甚至编故事卖惨煽动情绪;有的商家还通过社区“种草”、推荐算法等网络行为精准拿捏消费者。这些既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也不利于情绪消费健康发展,亟待引起重视。

情绪消费偏离理性“方向舵”,既折射了监管短板,也反映了消费者理性消费观的缺失。在监管层面,需要进一步明确“情绪消费品”的边界,并且完善相关行业标准。在消费者愿为情绪买单、又不能自我控制冲动的情形下,容易出现不良商家通过制造情绪陷阱,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情况。如何确保情绪消费在理性指导下健康发展,已是一道必答的现实命题。

确保情绪消费行稳致远,需要掌稳理性“方向舵”。首先,要建立监管“调节阀”。监管部门在科学引导规范社区“种草”、线上带货、推荐算法等网络行为的同时,还应与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共同建立多元共治监管体系,营造与年轻人情绪消费趋势相适应的良好生态,及时查处违法行为,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其次,要设置情感营销的商业伦理警戒线。商家应恪守诚信守法经营商业伦理,找准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平衡点,用真诚替代套路,用品质赢得人心。最后,消费者要建立情感防火墙,主动多一分理性,少一分冲动,避免盲目跟风、冲动消费。

站在新消费时代的十字路口,我们既不能对情绪消费商品一概否定,也不能放任感性洪流冲毁理性堤坝。在本质上,情绪消费反映了年轻一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文明进步的意义。只有理性的“方向舵”校准感性风帆,情绪消费这艘巨轮才能驶向更开阔的价值蓝海。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奎屯市召开2025年食品安全示范街店创建工作动员会
奎屯市召开2025年食品
奎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
奎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东营市垦利区司法局开展“防范非法集资”法治宣传进社区活动
东营市垦利区司法局开
光山县司法局:法校同行 护“未”成长
光山县司法局:法校同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服务条款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免责声明
京ICP备10039517号
频道识别号:011050312012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4363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