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作为长沙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主阵地,长沙市中医医院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医院发展“两不误”,将抗疫精神融入实际行动,全力以赴答好疫情防控“加试题”,更坚定信心答好高质量发展“必答题”。
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在医院核酸检测点发现了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这是常态化疫情防控两年多来不曾面临的挑战。医院党委临危不乱,统一领导,全院上下迅速响应,联防联控应急机制“一键启动”,从严从紧把防控措施抓实抓到位。多部门快速联动,扎实做好首诊负责、预检分诊、核酸检测、宣传引导、物资保障等各项工作,迅速形成全院一盘棋的防疫格局。多次召开联防联控领导小组会议,审时度势调整核酸检测点布局,关心关爱被隔离的医务人员,督导排查疫情防控风险,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切实保障群众就医需求,最大限度地确保疫情防控和日常诊疗工作平稳有序。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科学的研判、周密的部署、精准的施策,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始终坚持传承创新,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医院第一时间建立应对新冠肺炎中西医协同机制,成立以省级名中医为主体的中医专家技术指导组,制定中医药预防方案,指导一线高危人群和部分疫情风险较高地区早期应用中医药预防,推出防疫汤剂、香囊、茶饮等中医服务,配送方剂至各大企业和隔离点,累计发放中药饮片45万余剂、汤剂18万余剂、香囊1.5万个、茶饮2000余包,为长沙抗疫贡献了“中医方案”。在上海浦东古丹路方舱医院,由医院50名医护人员组成的长沙援沪医疗队收治350人,转诊2人,解除隔离(出院)348人。医疗队辨证施治,无症状感染者采用中药一号方,轻症患者采用中药二号方治疗。对特殊病人进行专家会诊,予以个性化治疗,同时开展推拿、艾疗、耳穴压豆、芳香药物、传统养生功法、情志疏导等特色治疗,最大程度满足了患者“一人一策、一人一方”的精准施治需求。最大年龄患者81岁,最小年龄患者2岁,除孕妇、婴幼儿外,实现了在舱患者中医药治疗率100%,患者零死亡、队员零感染、出院零回头、患者零投诉,展现了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
始终坚持稳中求进,推动高质量发展。
医院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提升质量和效率上,更加注重内涵建设、能力水平、服务质量,提高发展的“含金量”。为最大限度化解疫情的不利影响,医院科学研判防控形势,实施援助医疗、属地防控和医疗服务多线作战,严格落实人员和场所管控、环境和物品消杀、重点人群核酸排查等防控措施,顶住火车站东院区核酸检测点封控,人员就地管控的巨大压力,实现全院工作人员、就诊病人、陪护人员零感染目标。不断强化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提升服务品质,率先成立中医药事业发展办公室,高标准建设中医经典病房,开放中医综合治疗区,设立“健康驿站”,完善长沙名老中医馆功能,成立中医药发展联盟,开发智慧医院功能,开通“云上诊疗”,尽力做到让“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人员少聚集”,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温度的医疗服务。在疫情严重影响下,服务量仍实现正增长,快于同期市属医院平均增速。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积极履行社会职责。
两年多来,病毒频繁变异,形势不断演变。对于疫情防控,医院变的是不同阶段的具体防控策略,不变的是贯穿其中“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明主题。先后选派40余名医务人员到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参加全市集中救治工作,全力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先后派出400余人次,奔赴吉林长春、湖南张家界、株洲,长沙市芙蓉区、雨花区、长沙县等地支援核酸检测工作,“大白”“5+2”“白加黑”开展支援工作,全力以赴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筑起了一道道防护墙,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和先进典型,其中80余人受到上级表彰。
始终坚持理论武装,激发干部担当作为。医院将采取“理论+实践”“请进来+走出去”“线上+线下”等方式,分类分级开展干部教育培训,选拔近30名优秀年轻干部到抗疫主战场、发展第一线锻炼成长,在条件艰苦、环境复杂的地方磨砺摔打。党支部积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支部书记靠前指挥,取消休假到岗带班,深入一线掌握疫情动态,担负起 “战斗员”的责任。通过广泛宣传报道发挥放大效应,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营造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浓厚氛围。400余名医务人员纷纷写下请战书,尽锐出征,驰援疫情防控一线。1500余名志愿者积极响应医院总体部署,奋战在疫情防控的各个岗位,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疫情防控“天罗地网”。
战“疫”尚未全胜,每个人仍需努力。长沙市中医医院更加坚决果断,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一刻也不停顿地投入到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去,努力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来源:长沙市卫生健康委 )责编:许顺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