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携手夕阳

预防老年痴呆 中医有“处方”

时间:2019-04-11 10:27:04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蒋晨

  近日,由姚晨、倪大红领衔主演,郭京飞、杨祐宁、李念等联合出演的都市情感剧《都挺好》精彩落幕。在最后,父亲苏大强出现老年痴呆症前兆,却唯记攒钱给小明玉买习题集,这一幕也引起观众的泪目。

  其实老年痴呆症是发生在老年群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症状是记忆力减退,对老年人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那么,如何预防老年痴呆症?对此,重庆市江津区中医院中医脑病二科主任桂平为我们进行详细解析。

  什么是老年痴呆症

  桂平说,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年痴呆症,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起病隐袭,病程呈慢性进行性,主要表现为渐进性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及语言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此病可并发抑郁症、焦虑症、精神病等。其病变可累及神经、运动、泌尿等多个系统,导致患者逐渐丧失自理能力,对家庭造成较大影响,严重影响社交、职业与生活能力。

  中医认为,老年痴呆发病病机多为肾精亏虚。年老肾精亏虚,先天之本不足,气血化生减少,气血运化无力,血行不畅而致血瘀,从而加剧人体脏腑及脑的老化;同时,嗜食肥甘厚味或外邪侵袭,损伤脾肺,导致痰浊中阻,上阻脑络,蒙蔽清窍,使清窍失养,神明失调,与瘀、毒互结,阻碍气机,影响气血运行,从而加重正气耗伤;另外,七情所伤,肝郁气滞,气机不畅则血涩不行,气滞血瘀,蒙蔽清窍痹阻;忧思过度,损伤心脾,心脾两虚,脑失所养,神机失用。总的来说,其病理机制涉及心、肝、脾、肾多脏,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症。

  如何预防老年痴呆症

  对于老年人来说,脑老化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如老年人常有记忆减退、职业技能下降以及行动笨拙、头晕、失眠和各种感觉的轻度下降等。预防脑老化尚缺乏有效可靠的方法,但勤用脑、顺心气、巧运动是可以延缓脑老化并对老年痴呆预防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桂平说,中医认为,老年痴呆症病位虽然在脑,根源却是心、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尤其与肾关系密切。脑为髓海,肾藏精、主骨、生髓。肾中精气充足则髓海生化有源,脑力强健。随着人体衰老,肾精不断衰减,致脑力减弱、迷糊善忘。其次,“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意思是说人的记忆、认知、情感和语言由心主宰。“脾藏意”,思考、记忆是以气血为基础,故脾胃健运、气血充盛则记忆力旺盛、思维敏捷;反之,则记忆力减退,思维迟钝。因此,老年痴呆症与心、脾、肾密切相关。治疗上既要治脑,也要治病求本,多采用补肾益精、健脾化痰、养心安神、疏肝理气、清热泻火及活血通络等治法。

  “经长期研究证明,患此病的因素与人们平时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因此预防老年痴呆应从日常做起。如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休息习惯和用脑习惯,尽量避免患上一些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还应控制血脂、避免脑外伤等。同时还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压力过大。” 桂平说。

  对老年痴呆患者,一般可采用综合性预防治疗措施,包括药物疗法、饮食疗法、体育疗法、情志疗法、娱乐疗法等,其具体方法又十分丰富,要因人、因时而宜。药物主要指服用抗衰老益智健脑之品,如六味地黄丸、八味地黄丸等制品,食疗方面可辅以山药茯苓糕、核桃、芝麻及何首乌、山楂羹等,但要在医生指导下适量适时应用,切不可滥用。坚持适当锻炼,参加户外活动,如气功、太极拳、老年交谊舞或简单有趣的群体活动项目,有助于身心健康。此外,听广播、音乐,看电视,经常与老朋友、老同事交谈,以及对语言、肢体功能障碍的恢复训练,均有助于预防痴呆病。

  另外日常有3种方法可以预防老年痴呆。一是灸头顶,将艾条一端点燃,悬于百会穴(头顶正中)上5~8厘米处温灸,每次10分钟,每日1次。艾灸百会穴有醒脑开窍的功效,增强记忆力,提高大脑的灵敏度,远离老年痴呆。二是掐脚背,用一侧手的大拇指掐同侧的太冲穴(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凹陷处),力度以感觉微痛为宜。每次3分钟,之后换手操作,每日2次,掐太冲穴可使脑内乙酰胆碱酯酶降低,增加乙酰胆碱分泌,提高大脑空间位置感知能力,延缓老年痴呆。三是揉手背,用一侧手的大拇指按揉另一侧手的合谷穴(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力度以感觉微痛为宜,每次3分钟,之后换手操作,每日1次,增强大脑灵敏度。(蒋晨)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走访建国党员 烛光社工在路上
走访建国党员 烛光社工
冀州区司法局三项措施助力文明城区创建
冀州区司法局三项措施
沂水县富官庄镇网格员: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普法活动
沂水县富官庄镇网格员
龙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
龙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服务条款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免责声明
CopyRighr @ 2000-2010 www.zgjkxw.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健康新闻网 - 中国第一健康门户网站 - 京ICP备10039517号
频道识别号:011050312012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4363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