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中医医院以中医医共体建设为抓手,强化中医院龙头带动作用,通过创新实施“三项措施”、落实“三大政策”、建立“三种模式”、强化“三个基础”,全力打造“党建、管理、医防、特色”紧密型县域中医医共体。2023年8月,馆陶县中医医院被河北省医改办、河北省卫健委等部门确定为第二批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省级试点医院。
——-实施“三项措施”,构建党务共同体
一是梳理党员组织关系。将镇级卫生院党支部调整纳入卫健局党组管理下的中医医共体党委管理,采取派驻党建指导员的方式,实现党的组织关系与行政隶属关系的统一协调,促进工作细化管理。目前中医医共体党委共统筹管理党员172人,为推进医共体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二是完善党建管理机制。中医医共体党委完善决策机制,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医共体建设工作。完善考核监督机制,以公益性为导向建立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加大基层服务能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扶贫等公益性考核指标权重,精准进行考评,激发工作活力。三是健全党建工作体系。统一安排组织生活,完善医共体党务制度体系,各党支部严格按照医共体党委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开展工作,由医共体党委统一印发《支部工作手册》,每月印制党建工作清单,安排党支部标准化制度化建设、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生活会等事项的开展以及政治理论学习内容,力求步调协调、统一行动。
——落实“三大政策”建设资源共享的医共体
一是发展“一盘棋”。明确中医医共体建设方案及各成员单位发展定位及主要思路,出台医共体分级诊疗实施方案和医共体会诊制度,明确医共体内部医疗机构转诊流程及转诊对象,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医共体诊疗模式,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全县乡镇卫生院均能规范开展8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100%的村卫生室能规范开展2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基层常见、多发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医药使用覆盖率达到100%。二是人员管理“一家人”。县中医医院和卫生院编制分别核定、统筹使用。县中医院提名医共体内卫生院院长,每个卫生院派驻一名副院长,提升班子管理能力。实行“县招乡用、乡聘村用”的医共体人才“招、管、用”体系,根据用人计划、空余编制,统一招录。县中医院已派驻卫生院副院长3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名,实现了成员单位全覆盖,由“单位人”向“系统人”的转变。三是财务管理“一本帐”。成立医共体财务管理中心,由中医医院财务科科长任总会计,卫生院帐务独立核算,统一监管。专门成立预算管理小组,建立健全预算编制、审批、决算、考核评价等一整套预算管理制度,实行现金收入“一个口”。
——建立“三种模式”,建设医防一体的医共体
一是建立“两员一屋”模式。每个行政村明确一名联络员,加入村民微信群,联络村医、支书、教师等方式宣传普及健康知识,接受群众咨询。每个乡镇确定一名公卫指导员,与县卫生健康局公共卫生基层指导相结合,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坚持“每周一村”,带领中医技术团队完成120余个行政村卫生室的四轮中医技术指导。建成以中医专家命名的健康小屋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89个,融合基本医疗服务、中医技术推广、家庭医生签约、公共卫生服务、健康大讲堂,形成“健康小屋”五位一体服务模式。二是建立“两中心一堂”模式。在乡镇卫生院建立糖尿病、高血压筛查中心,免费筛查,实现慢病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规范慢病管理,有效降低患病率。所有乡镇卫生院建成“国医堂”,并由中医院选派专家定点指导业务,提供中医药医疗、预防、保健综合服务。三是建立“一主两副”模式。突出县中医医院“三级医院主中心”建设,强化卫生院、中医康复医院“两个医疗副中心”功能,构建“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就医新格局。突出中医药“简、便、验、廉”优势,医共体内县域就诊率由86%提升到90.8%,中医药服务率由85%提升到100%。
——强化“三个基础”,建设中医特色的医共体
一是强化基层中医能力提升。县中医院医共体成立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中心,建立中医适宜技术联动网。通过集中培训、网络教学和现场带教等多种形式,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每名基层医生熟练掌握5-6项适宜技术,迅速提升基层医生的康复治疗能力。二是强化中医药人才培养。县中医院医共体重点开展师带徒及中医药传承工作,分别建成“国医大师”李佃贵工作室、“全国基层名医”庞国明、张洪洲工作室和“市级名中医工作室”。来自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20余位医师,分别与中医名师建立了师徒关系。通过“师带徒”,让中医院优质师资下沉融入到医共体合作单位中,促进了基层业务水平提升,助力实现分级诊疗制度。三是强化中医药文化建设。依托彭艾产业品牌,县中医院开展“艾健康示范工程”和“中医药进校园—预防青少年近视活动”、艾文化进社区行动,成立九个团队,对全县八个乡镇、学校及周边县开展义诊与中医药、健康知识宣教活动60余次,让群众了解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预防保健知识,掌握艾灸、中药热敷、穴位贴敷等一些简单实用的中医疗法,让群众进一步感受到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特色优势。(孙长林 闫丽华 赵鲁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