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诊疗天地宽,便民服务展新颜。提质增效抓改革,医院发展谱新篇。近年来,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围绕“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理念,狠抓医德医风教育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改革举措落实,抓实“一个中心”“三个全面“四个推进”落实,提高了全县公立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水平,取得了医院健康发展、患者就医获得感及满意度得提升的实效。
——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医德医风铸魂魄。该县公立医院牢固树立“患者至上”服务理念,开展医德医风教育提升行动,精准落实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十二项改革举措,严格规范从业人员医疗行为,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及满意度。开展流程再造,对门诊挂号、就诊、检查、缴费、取药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减少患者排队等候时间。设置老年、妇产科一体化门诊和骨科、神经内科、调糖中心、甲状腺结节等专病诊疗区,提高就诊效率。全面推进县域内检查结果互检互认,有效杜绝群众”“一病多检”问题。积极推行挂一次号顶三天、预约挂号、诊间结算、自助缴费、在线查询等便捷就医服务,减少就诊环节。开通心理、疼痛、孕产妇热线,设置院长接待日等,力争为群众提供更好的就医体验。
——推进“三个全面”落实,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建立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 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成立院感、护理、药学、病案、医学检验、体检等14个质控中心,建立完善了质量管理制度和标准体系,涵盖医疗安全、护理质量、药事管理、院感防控等关键领域。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作为县级质控中心牵头单位,充分发挥全链条、全过程质量控制作用,促进规范运行,为群众提供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夯实了基础。开展全方位医疗质量控制。以县域医共体为基础,建立县乡村有序衔接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打造牵头医院与成员乡镇卫生院同质化、一体化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每月不少于一次培训指导、每季度完成一次全面质控,形成分析确认、通报交接、整改落实工作闭环。同时,细化完善了处方点评、远程会诊、上下转诊等工作流程和标准,加强检查检验、疾病诊疗等质量控制,推进全县医疗质量水平有效提升。推动全系列医疗质量管理融合。建强县级医院“龙头”,科学制定全县公立医院学科发展规划,加快推进中医医院三级医院创建工作,2024年12月,馆陶县中医医院被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纳入三级医院管理。深化与京津医联体合作,合力推进呼吸内科、眼科、口腔科、肝病科等重点专科建设水平。夯实乡镇卫生院枢纽。积极开展社区医院和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行动,目前全县8家乡镇卫生院建成社区医院4家、推荐标准5家,通过胸痛单元验收4家。增强中医项目创新力。发挥该县中医医院资源优势,开展基层中医药工作指导、中医处方点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医药健康大讲堂等,积极探索“互联网+中医药”新模式,构建智慧共享中药房,推动全县中医药服务医疗质量提升。
——持续加力“四个推进”,提升医疗管理质量。推进医疗质量持续创新。通过规范临床路径,让诊疗行为更透明;通过对高费用、不合理诊疗病例核查,让病例管理质量得提升;通过建立事前检查发现、事中查实纠正、事后妥善处理的运行机制,推动医疗质量持续创新。针对医疗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开展医疗质量持续改进项目。推进信息化支撑。投资1965.9万元搭建馆陶县一体化医疗信息平台”,动态监测县域内医疗机构的运行情况和服务质量,为全县医疗卫生健康服务管理工作提供决策支撑。目前,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已累计帮助基层医生完成病历3355份,规范病历数1107份,提供人工智能辅助次数20.8万次,医学检索30次,规避用药风险591次。坚持“充实数量,优化质量”原则,通过“上联下共""内培外引",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取得了患者满意度得提高,县域服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的效果。
馆陶县将按照上级年度工作部署,进一步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不断探索创新,改善群众就医体验,为患者提供更安全优质满意的医疗服务。(孙长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