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生活

单日新增8655例!专家提醒:除做好日常防护,更要重视鼻腔清洗

时间:2022-03-30 14:41:01  来源:  作者:

据国家卫监委通报,3月29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本土感染者8655例,其中本土病例1565例,无症状感染者7090例。

本轮疫情出现大量无症状感染者,奥密克戎真的是“大号流感”吗?

3月29日,首届深圳市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专家组组长、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卢洪洲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疫情常态化加强防护”直播中介绍,本轮疫情主要是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特点是传染性非常强、毒性有所减弱。有些欧美国家认为奥密克戎毒株是一个“大号流感”,实际上并非如此。很多国家经过2年多来的大量人员反复感染,以及广泛接种疫苗之后,才使得致病性减弱。如果没有接种疫苗,奥密克戎毒株依然会导致大量重症和人员死亡。

此外,很多人认为新冠病毒变异的趋势是毒性慢慢减弱。对此,卢洪洲院长表示,这种说法并不全面,比如德尔塔毒株就是从原始毒株变异而来,但德尔塔毒株的致病性、传染性都要比2020年初的原始毒株强;还有1976年就发现的埃博拉病毒,至今埃博拉病毒的毒性并未减弱。因此,控制病毒在人群中广泛的流行传播,才是避免病毒继续变异的重要手段。

本轮疫情确诊患者多是轻症,为何鼻咽部不适症状居多?

3月29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呼吸科主任殷勇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疫情常态化加强防护”直播中介绍,目前研究发现,奥密克戎在支气管细胞中的复制速度比以前的变种快得多,但在肺部下部的细胞中则慢一些,其他毒株在支气管中大约72小时后开始繁殖,而这个毒株在24小时内就开始繁殖了,这也意味着这个变种更容易以飞沫的形式被排到空气中,并传播给更多的人。在症状表现方面,奥密克戎造成的感染伤害性要局限于上呼吸道,如鼻子、喉咙和呼吸道。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常委、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副院长朱冬冬3月29日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疫情常态化加强防护”直播中介绍,变异毒株在鼻腔中产生的病毒浓度更高,与咽拭子相比,我们在鼻拭子中发现了更高的病毒载量。因此感染者每次呼气都会呼出更多病毒,所以安全有效更全面的防护非常重要。因此,这波疫情大部分是轻症或无症状感染者,近期吉林和上海的疫情也是这个情况。

专家提醒:除了做好日常防护,还要重视鼻腔清洁

对于新冠疫情常态化的日常防护。朱冬冬教授提醒,无论新冠病毒再怎么变异,仍然是通过飞沫、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这三种方式传播,要想防止病毒感染,规范佩戴口罩、洗手、洗鼻、注意手消毒,公共场合保持1米社交距离,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由于奥密克戎变异株基本侵犯鼻腔及鼻咽部粘膜,并在上气道复制,所以更要注意鼻腔的清洁和护理。鼻腔冲洗之前被广泛应用于鼻腔、鼻窦等各种疾病的治疗中,包括感冒、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鼻腔冲洗可以有效的物理清除鼻腔里的病菌、粉尘等常见致病原。

此外,病毒传播,主要是从呼吸道开始的,鼻腔是整个气道的起始端,不仅起到调节呼吸,嗅觉,辅助发音等功能,还具有对抗病毒,细菌,颗粒污染物的保护作用,因此鼻腔是我们的第一道防线。也因此在新冠病例中,鼻拭子的病毒载量较咽拭子更高。新冠许多个体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如果病毒长时间黏附在我们的呼吸道上,侵犯到黏膜里头,甚至整合到人体粘膜细胞中去,人就很容易感染病毒。

在临床应用方面,卢洪洲教授介绍,目前我们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主要是在治疗新冠患者中将鼻腔冲洗作为治疗方式之一,可以减少黏膜病毒粘附,加速病毒转阴,加快康复。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日常建议用海盐水/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减少病毒在鼻黏膜的停留时间。

目前市面上已有不少专业的鼻腔清洗产品,适用于各类鼻炎适应症及日常清洗,例如爱朋医疗旗下的诺斯清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此类雾化式鼻腔冲洗喷雾改善了传统鼻腔冲洗的不方便,不卫生,呛水感等问题,更便于日常生活中使用,尤其更适合儿童等群体使用。

最后,殷勇教授也表示,鼻腔冲洗在疫情期间是一个比较有效的防护措施,不仅可以配合戴口罩等措施加强防护,还可恢复鼻腔固有的自洁能力,增强人体抵抗力,从而预防鼻炎及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也能减少特殊时期生病就医的不便和风险,尽量少的占用医疗资源,保护自己的同时间接为抗疫做贡献。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绥棱分局连破两起盗伐林木刑事案件
绥棱分局连破两起盗伐
【抗疫一线】核酸检测“一个都不能少” 冰城公安守护百姓安全防线
【抗疫一线】核酸检测
【抗疫一线】10昼夜“超长待机”,像钉子一样“焊”在一线
【抗疫一线】10昼夜“
冰城公安:“敲门行动”筑实疫情防控“平安墙”
冰城公安:“敲门行动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服务条款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免责声明
京ICP备10039517号
频道识别号:011050312012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4363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