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炎热,很多人开始频繁出现疲乏无力、全身酸软懒沉等问题,上班没有精神,总想休息或躺下,即便早上睡醒后肢体仍时有沉重无力之感。有人认为这种情况是“气虚”,但用黄芪、党参、西洋参等进补后,疲乏症状非但没有减轻,甚至还出现了咽干、牙痛等上火症状。其实,这是没有对症治疗的典型表现,并非所有的疲乏无力都是气虚,有种虚是肝郁引起的。
中医学认为,人的活动由构成人体的基本精微物质“气”所推动,“气”正常,人的行动有力、精神充足,反之,气的推动作用下降,则会感觉疲乏无力、精神不振。临床发现,气的推动作用下降,有两种可能,一是“气虚”,即气不足。气不足,气的推动作用也不足,导致机体的功能活动低下,这种现象就是大家常说的“虚”。二是气被阻滞,即不能正常发挥推动作用,也可使机体功能活动下降而出现疲乏无力。这种现象,不属于中医学的“气虚”,而是“气滞(气机郁滞)”。
气机郁滞有两种,最常见的就是“肝气郁滞”。肝气郁滞常见于工作、家庭、学习、生活中压力较大或爱生闷气的人,多在遇到不顺心的事后出现,除了疲乏无力,还常伴有胸闷、叹气、情绪不稳定等表现。这种类型的疲乏,就不能单以补气为主,应以调气为先。建议平时应舒畅情绪、适量运动、适当出汗。气机郁滞还有一种是“湿邪阻滞气机”,常见于肥胖或体湿偏重之人,也可见于外湿盛(如工作或生活在潮湿环境)之人,中医称为“湿困阳气、湿邪阻滞气的运行”,疲乏主要表现为肢体沉重感明显、舌苔厚腻,故调理应以祛湿为主,单纯的补气会助湿更盛。
另外,辨别是否“虚”,有个很简单的方法,中医学叫“动则气耗”,活动后,症状加重的多属于“虚”;适度活动后症状减轻或身体舒适的,不太可能是“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