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养生

拔火罐不是人人都适合

时间:2020-01-14 10:58:01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彭可明 刘秋宜

  每当工作疲劳、肩颈酸痛、体内湿热的时候,很多人喜欢有空去拔拔火罐。近日,一名女演员自曝因拔火罐造成“深二度烧伤”,消息一出,很快就登上了微博热搜第一位。网友在表达关心的同时,更对拔火罐存在安全隐患表示很大的疑问,拔火罐怎么避免烧伤?哪些人不适合拔火罐?

  清远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黄子亮提醒,拔罐是利用负压作用于人体表面的某些穴位,起到活血化淤、疏通经络、驱寒除湿的功效,但拔罐并不是人人都能拔,也有一定的禁忌症。什么体质的人群适合何种拔罐类型需要医师进行辨别操作,而且拔火罐的操作非常严谨。因此,市民拔火罐时,应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

  拔火罐要选择正规医疗机构

  按照该女演员在微博的说法,12月9日晚,她参加完一个活动回到北京,便找了家SPA店做按摩,然后拔了火罐。没想到一次拔火罐,直接把她送进了急诊室。在微博里,该女演员发了在医院的两次诊断报告,诊断书上写到,烧伤8%,二度-深二度,烧伤的主要部位在后背和右上肢。照片中也可以看到,她的右上肢全部缠着纱布,伤势严重。

  黄子亮表示,从发出的图片可以看出,患者的烧伤范围很大,造成这样的事故可能是拔罐操作人员操作不慎或不当致酒精洒落烫伤,这与操作人员不够专业有一定关系。“以前拔罐的操作手法是,操作人一手持酒精灯,一手拿拔罐仪器进行放罐,但这样的操作欠安全,酒精灯容易不慎脱落烫伤,所以现在大多改用钳子持酒精棉球进行烫罐。”黄子亮说。拔火罐看上去操作简单,但讲究却很多,比如酒精棉球干湿程度、火力的大小、火苗在罐体内留存的时间,以及拔罐的时间长短都需要灵活掌握,对于患者病症、体质、穴位都有非常细致的要求,一旦掌握不好就容易烫伤。

  “建议有需要的市民拔罐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黄子亮介绍,一般情况下,正规的医疗机构对于拔罐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包括用物准备、操作方法、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等等。而且拔罐一共有留罐、闪罐、走罐和刺血拔罐等四种手法,正规的医师会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选择合适的拔罐方法。

  火罐不是人人都能拔 这些禁忌症要知道

  据了解,拔罐分为玻璃拔火罐、真空抽气罐、竹制药罐和橡胶罐等。拔火罐成为现如今非常流行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式,受到很多人的追捧。拔火罐是现代人非常喜欢的一种养生方式。

  拔罐疗法与针刺、艾灸一样,是传统中医常用的一种物理疗法。拔火罐疗法可以驱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经常感冒的人,日常可以通过拔火罐达到预防免疫的效果。亚健康的人群也可以通过拔火罐舒缓肌肉疲劳,达到健脾温肺补肾、调治亚健康的作用。

  拔火罐的方法很多。从部位上讲,可以拔疼痛的部位,即哪里痛拔哪里;也可以拔穴位,如背部的大椎穴、肺腧穴、脾腧穴、肾腧穴等都是常拔的部位;还可以根据经络拔,如任脉、督脉、膀胱经等。

  拔火罐后,皮肤上会留下一块暗红色印记。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看法:拔火罐后,皮肤上留下的颜色较深,说明身体内风重、湿重、瘀重。对此,专家解释说,这种说法并不恰当。颜色深浅与火罐停留时间的长短、负压的力度深浅有关系,不一定就说明有风、有湿、有瘀。从拔火罐后留下的颜色来判断是寒气重还是湿气重,是内热还是虚热,更是没有根据的。

  此外,拔火罐并不适合所有人,如孕妇、月经期妇女、肌肉枯瘦之人、高热抽搐、皮肤溃疡、有出血倾向的疾病、急性传染病、精神病不配合者等都是拔火罐的禁忌人群。

  并且,拔火罐还有一定的禁忌症。首先,如果患者是空腹(饥饿状态)或者过饱的情况下是不适合拔罐的。第二,上一次拔罐的罐印瘀血明显时,不宜在同一位置反复进行拔罐。第三,皮肤溃疡处不宜拔罐。第四,拔罐后不宜立即洗澡,否则容易造成皮肤破溃、发炎,也易引发感冒。第五,拔罐时如果出现水泡,小的可以等其自行愈合,大的则需要刺破,流出泡内液体,涂抹一些龙胆紫水,防止感染。(彭可明 刘秋宜)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走访建国党员 烛光社工在路上
走访建国党员 烛光社工
冀州区司法局三项措施助力文明城区创建
冀州区司法局三项措施
沂水县富官庄镇网格员: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普法活动
沂水县富官庄镇网格员
龙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
龙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服务条款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免责声明
CopyRighr @ 2000-2010 www.zgjkxw.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健康新闻网 - 中国第一健康门户网站 - 京ICP备10039517号
频道识别号:011050312012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4363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