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养生

今天咱聊聊“食药同源”这件事

时间:2020-11-20 14:34:38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

“食药同源”这个词您可能并不陌生,但也不是随意可以说的。它是指具有传统食用价值,又列入国家中药材标准中的动物和植物可使用部分,既是药材同时又是食材。早在上古时期,人类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就慢慢地发现可以充饥饱腹的食材,后来变成了食物,后来又发现对人类疾病有治疗作用的就慢慢形成了药物。应该说是先有食物后有药物,而且有些物质既能充饥又能治病,这就是我们说的“食药同源”。

“食药同源”从战国、秦汉时期开始,如今我国文件规定有“93+9”种

在马王堆出土的养生方里就讲到养生的一些概念,也就是说,战国和秦汉时期的时候,就有了怎样用食品来治疗疾病的一些概念。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总结了前人的“食药同源”的理论和实践,衍生出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近现代随着现代科学知识的引入,拓展了“食药同源”的理论知识,同时现代科学技术和大量的临床医学实践,也进一步证明了“食药同源”的物质,兼具的药效和营养功能。

目前,我国从法律层面已经对药物和食物的界限进行了区分。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卫法监发〔2002〕51号)规定了87种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以下称食药物质);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当归等6种新增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公告》(2019年第8号),新增当归等6种物质为食药物质;随后又印发《关于对党参等9种物质开展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卫食品函〔2019〕311号),对党参等9种物质开展食药物质管理试点。至此,我国食药物质形成了“93+9”的管理格局。

当今,全球的营养健康问题面临重大挑战,慢病死亡率占到了71%,所以对“食药同源”产业也有重大需求。营养健康已经开始上升为我国国民首要需求,一般而言,人均GDP小于1000美元时,吃饱为首要任务;当人均GDP在1000到1万美元之间时,由吃饱向吃安全的阶段迈进;人均GDP超过了1万美元时,食品营养健康上升为首要需求。

另外,国家对健康中国2030、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等,都为“食药同源”产业提供了机遇。再有,自古以来食疗一直都是预防疾病行之有效的方法。

我国“食药同源”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

但是,不得不承认现阶段有些问题亟待解决。按食品分类的“食药同源”的食品,不能标识和宣传任何的功能,也不能明确说明适宜的人群,给消费者的选购增加了难度。还有,相应法律法规缺乏也成为制约“食药同源”食品产业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

从科研角度来说,基础研究总体上比较薄弱,虽有丰富的资源,但没有充分的挖掘。另外研究方法是过度使用西方医学的方法学,这些研究的结果可能和一些中医药食材的中医、中药理论不相配。“食药同源”食品目前也没有严格的产品认定和特定的标识,所以“食药同源”食品数据库的建立显得非常重要。

同时,食品也是中药材。但中药材现在也有质量下降很严重的问题。因为目前的中药材种植大多照搬农作物的高产模式,但药品中药材的研发积累不足以支撑一个高产模式,因为作为中药材首要的应该是确保它的疗效,而不是产量。

还有一个挑战就是“食药同源”的物质认定的难度比较大,像云南的麸子就没有被列入“食药同源”的名单,但是它其实在当地广泛食用。认定“食药同源”的过程也很缓慢,甚至会无限期的搁置;也没有充分考虑“食药同源”物质兼顾食品和药品的特殊要求。总体而言“食药同源”产业处在起步阶段,竞争力也不是很强,市场冲击也很大。

针对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应该做好三件事

第一,把发展“食药同源”的食品产业提升至一个战略高度。国家应明确“食药同源”食品的确切定义和相关标准。将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营养学相结合,传统食疗配方与现代食品工艺相结合,以普通食品形态为载体,生产出有效预防、控制甚至医疗慢病,调节亚健康状态的营养食品。

第二,加强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促进多学科的交叉,加强营养功能因子的研究以及加工关键技术的研发。

第三,建立相关的数据库,提高中药材的质量,通过解析中药材生长发育的遗传特性,研究最适合生态环境和生长发育种植模式。

文/谢明勇(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贵州省检察院脱贫攻坚专项办调研督导黔西南州检察机关服务保障打赢脱贫攻坚战专项工作
贵州省检察院脱贫攻坚
黑龙江省人大调研组赴大庆市中级法院调研商事审判工作
黑龙江省人大调研组赴
四川总队观摩团赴哈尔滨支队参观作战训练正规化建设成果展示
四川总队观摩团赴哈尔
新疆木垒县法院:县人大常委会调研法院执行工作
新疆木垒县法院:县人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服务条款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免责声明
CopyRighr @ 2000-2010 www.zgjkxw.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健康新闻网 - 中国第一健康门户网站 - 京ICP备10039517号
频道识别号:011050312012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4363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