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养生

疏肝健脾过清明

时间:2025-04-01 09:28:42  来源:北青  作者:

  春风拂面,细雨绵绵,清明节气悄然而至。清明时节气温回暖、雨水增多,自然界呈现“清气上升、浊气下降”的特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闫新宇介绍,此时人体肝气旺盛,易出现肝火偏旺、脾胃虚弱等问题,养生需疏肝健脾、祛湿防病,同时调节情绪,避免“悲春”伤身。

  “清明期间,饮食宜清淡,少吃油腻、生冷食物,避免加重脾胃负担。”闫新宇说,可多吃山药、薏米、茯苓等健脾食材,搭配荠菜、菠菜等春季时令蔬菜,帮助清肝火。民间有清明吃青团的习俗,但青团黏腻难消化,建议搭配陈皮茶或山楂水助消化,老人、儿童浅尝辄止即可。

  清明踏青是传统民俗。中医认为“动则生阳”,散步、放风筝等轻度运动可舒展筋骨,促进气血流通,缓解春季肝气郁结。此外,推荐练习太极拳或八段锦的“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招式,调和肝脾。

  在二十四节气中,只有清明兼具节气和节日双重身份。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每逢清明,人们祭奠逝去的亲人,也以各种形式缅怀英烈。闫新宇介绍,清明祭扫,怀旧悼亡,有利于疏泄情志、消除不良情绪,但需遵循“哀而不伤”的原则,切勿悲伤过度。中医认为“悲伤肺,怒伤肝”,建议群众在祭奠后及时调整情绪,通过踏青赏花等户外活动感受自然生机、冲淡郁结,还可按压太冲穴,每日揉按3分钟,有助于疏肝理气。

  “清明期间,过敏与湿气困脾是常见问题,表现为花粉过敏、湿疹频发,或出现头重身困、食欲不振。”闫新宇说,建议室内勤通风除湿,可以艾灸足三里穴增强脾胃运化;也可以用防风、荆芥煮水代茶饮,祛风除湿。如因食用冷食等引发肠胃不适,可艾灸中脘穴温中散寒;腹泻时可以煮苹果水(连皮带肉煮15分钟)收敛止泻。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深泽县:倡新型婚育文化 树健康文明新风
深泽县:倡新型婚育文
肃州公安交警进校园 筑牢校园交通安全防线
肃州公安交警进校园 筑
馆陶县开展世界孤独症关注日亲子游园活动
馆陶县开展世界孤独症
英吉沙县人民法院:杏花缤纷处 法官送法来
英吉沙县人民法院:杏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服务条款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免责声明
京ICP备10039517号
频道识别号:011050312012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4363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