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新闻网讯 据品牌中国战略规划院消息:4月10日,为了响应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精神,同时为了进一步落实品牌院二届二次理事会的工作要求和任务目标,常继生副院长在京主持召开“做好乡村振兴 做实农业品牌”专家研讨会。
参会专家合影(右三为常继生副院长)
研讨会上,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产业研究室主任刘年艳、中国品牌百人论坛专家周文涛、张平、祁天洋、刘熠轩、白博洋、王永、陈宸、何红斌、刘熠轩等发了言,认为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将农业品牌建设与乡村振兴工作结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常继生副院长发言时表示,近一年以来,一直思考“如何做好乡村振兴和做实农业品牌”的问题,在专家和地方政府及企业家融合过程中,如何能为一个区域提供切实能落地的,可持续发展的专家建议或者项目建议是我们农业品牌专家的重大课题。品牌中国战略规划院未来会组织国内的农业专家、城市品牌专家和研究并实践于一、二、三产融合的专家,一起进一步深化这一课题,并适时选择一个农业大省或市,落地一个常态化的乡村振兴和农业品牌的专家论坛和博览会,围绕乡村振兴和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项目和产业,打造出自己的IP和研究品牌。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产业研究室主任刘年艳发言时指出,第一,乡村振兴面临两大历史背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每年对乡村的投资资金投向很大,各项产业资金达到几千亿,这是巨大的机遇;第二,做乡村振兴需要有情怀;农业的品牌需要区域品牌;品牌要有创新;要有对真善美的认知;乡村是多元复杂的,不能用工业化思维做乡村振兴;第三,一个主线,三个方向。一条主线,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新乡村。强调党对农村的领导,发展新集体经济,把农民组织起来,共同富裕的道路。我们应把握好三个方向:向乡村社区化的发展方向,向新农人的发展方向,向区域化发展的方向。第四,从传统农村向农村新社区转型;构造六大新关系:一是新的城乡关系。二是新的工农关系。三是国民经济与农业发展的新关系。四是政府、市场、社会三者的关系。五是农业劳动与非农业劳动的关系。六是乡村居民与乡村社区的关系。
专家研讨会现场
专家祁天极认为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战略,乡村振兴成为大国复兴的关键布局及重大历史任务。中国地域广大、秉赋多元,每个地方的产业基础、生态环境、乡风文明、治理程度不尽相同,如何统筹城乡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分类推进乡村振兴,一定要因时地因物因人制宜。但如同脱贫之后要防止返贫,可持续的乡村振兴是乡村振兴破题伊始就要贯注的基因与血液,那就一定要回归农业与粮食安全的基础层面去思考,也就离不开品牌化与IP化的运营,让当地的物质硬实力与非物的软实力,通过品牌赋能与IP塑造价值、呈现价值、兑换价值,实现持久的生活富裕和乡村发展。
专家周文涛提出,品牌乡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乡村振兴是个大课题。应先提炼乡村急切需求,发挥优势放大价值入手。同时,中国乡村振兴中更需要职业化人才、资本、因地制宜的特色产业或稀缺资源等全方面的融合,个性化或特色化落地发展,强化走出来,引进去。根据各个乡村天时地理天然资源,发挥区域公用品牌合理化的配置,创造更大价值,切实处理好人才、资金、产业的协调关系。
白博洋董事长介绍了自己在安徽蚌埠的产融结合的区域产业园区打造及区域品牌建设发展的经验。他认为从中国现在整个资源配置情况看,城市只占百分之二三十,真正百分之六七十的资源都在中国农村。那么乡村振兴的核心的议题,就是要把这些农村的资源给释放出来,就是强调品牌跟资本和产业的融合,一是人才,二是资金,第三是全要素生产率的问题。应该根据各个乡村自身的自然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和农业与农村的软实力,同时应思考新能源、新基建、新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传导与融合,以及城市品牌运营向农村的传导与互动。
研究会上,与会专家围绕乡村振兴、农村治理、产业发展、农业品牌建设等话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并从各自专业背景和实践经验为中国农业品牌发展提出不少建议和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