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认为精神病是成年人得的病,却不知道有一种精神病竟发生在出生不久的婴儿或者幼小的儿童,这就是婴儿孤独症。由于我国目前对婴儿孤独症还未引起重视,认识这个病症很有必要。
发病状况
1943年,美国凯纳最早报道11名婴儿自出生后就表现为在“情感接触中极度孤独”。以后经过观察,将起病年龄延伸到两岁。随着精神医学的不断发展,又将婴儿孤独症的年龄定在出生后30个月之内。但也有一些国家将起病年龄定在4岁以内,并改称为儿童期孤独症(下简称孤独症)。
孤独症是一种罕见的疾病。据国外报道,每10000名儿童中就有5名孤独症患儿。男比女多4倍。凯纳等还发现这类病大多发生在父母文化程度较高和社会经济地位较好的家庭。许多学者还指出,疾病的发生与母亲的生育年龄、孕期感染、中毒、产科并发症等无关。因此,孤独症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仍是一个谜。
现今学者们对孤独症是否发生在世界各种人种,其与种族和各种不同社会背景、家庭的关系如何,各持不同的看法。有些西方学者来我国访问后报道,中国大陆从来不提孤独症。因此,他们对我国是否有孤独症很感兴趣。
事实上,我国也有孤独症患儿。我们于1955年11月~1986年5月先后搜集了15例孤独症病例,其中14例来自其他省市。在15名孤独症患儿中,2名出生后就显得孤独和不与父母亲热;6名发生在30个月之内,5名发生在31~40个月内;还有2名发生在40个月之后。男女比例是6.5:1。以后,我们又将这15名孤独症患者和15名单纯弱智儿童,以及30名正常儿童分成三组作对照,结果发现孤独症儿童的父母大多受过大学或大学以上的教育,而职业大多是专业人员和干部。孤独症患儿出生前和出生时产生的并发症与该病毫无关系,而弱智患儿则与上述原因有显著的关系。还值得一提的是,15名孤独症患儿中有12名为第一胎,这也与弱智和正常两组比较有显若差异。这些情况与国外学者的报道是一致的。
奇特的表现
一部分孤独症患者,早期表现为对亲人不会微笑,如亲人要抱他时,他不会伸手作被抱的准备,而且不会将身子贴近妈妈。另一部分孤独症患儿在1~2岁时与一般儿童无差别,只是在起病后才与周围人失去情感接触。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不乐意和小朋友一起玩,宁愿一人玩。不论谁和他们讲话,他们都不予理睬。他们对亲人不亲,却常对一些非生物的东西,如竹筷、红砖塑料袋、西瓜等发生特殊依恋。一名5岁的女孩,一天到晚抱着一块大红砖,甚至到晚上也要抱着大红砖入睡。如果把他们特别爱好的东西拿走,就会大哭大闹。在15名患儿中就有7名如此。还有6名表现为一种要保持环境不变的强烈愿望,他们吃饭时坐位和碗筷放的地方要求不变。如有2名男孩上厕所时非要用原来用的便池。否则宁可不大小便,站着等候,以致把大小便拉在身上。
此外,在这15名孤独症患儿中有1名语言没有发育,10名发育迟缓,但有4名起病前能说会道,那时比一般儿童的言语发育还要好。得病后,他们言语减少、重复讲某几句话、口齿不清、你我分不清,以至后来一句话也不会讲了。
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东张西望,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有的表现为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过分强烈而有的则表现为麻木不仁。有趣的是,感觉过分强烈和麻木不仁可同时发生在一个孩子身上。如一个孩子打针时从不叫,但一触及他的手心就哈哈大笑起来。他们为了寻求感觉,不断拍手、敲头、嘴里咬硬东西等。有一个孩子以躯干为轴,不停地旋转,其目的可能为了给内耳前庭(管平衡的器官)找刺激。
孤独症儿童的外貌常稀奇古怪,这是由于他们的刻板姿势和怪异动作所致。常见的有眨眼、嘴鼻抽动、吹手、耸肩、咬衣领和衣袖等。还有的表现为自言自语、傻笑、挑食、偏食等。自从患病后,他们的智力水平明显下降,如失去言语交往能力,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和削弱自身防卫能力。但是,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如有一名8岁的男孩,他平时对日历有特殊的兴趣,在很短的时间里他能推算若干年后某月某日为星期几,被人视为具有特异功能的孩子。
在神经系统检查方面,约半数以上的病儿出现“软体征”,即轻微的和不恒定的体征,如协调动作差,腱反射亢进,踝阵挛,斜视等。脑电图大多表现为轻度弥漫性节律失调,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癫痫脑波也逐渐增加。
早期识别
由于孤独症有多种奇特的行为表现,按理早期识别是不成问题的。但事实上,早期识别很困难。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大多数父母不了解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尤其出生1~2年的心理发育特点。正常婴儿在4~5月后就会对亲人微笑,并有被人抱起的要求。他们被抱超后,常望着妈妈的脸,把身子贴近妈妈。这时婴儿已对亲人和陌生人作出不同的反应了。多数孤独症儿童早期常缺乏这些反应,但由于父母缺乏这方面的知识而被疏忽了。有一位患儿的父母均为大学教师,当孩子长到5岁时因不会讲话才引起重视。
2.有些父母以为孩子智力发育迟缓和行为异常,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自然克服,因而采取观望的态度,以致失去早期诊断的机会。
3.一般父母对孩子的躯体症状如发烧、呕吐、腹痛等症状较为重视,而对行为异常却迷惑不解。也有的家长对孩子的奇特行为采取“家丑不可外扬”的态度,因而讳疾忌医。
因此,为了做到早期识别,家长应当配合医生,及时提供病史。以下5种情况是婴儿孤独症的可疑者。
1.在1~2岁内,孩子对亲人不亲,见了亲人不会微笑;没有被人抱的愿望,不向人伸手作被抱的准备,妈妈抱他时也不看妈妈的脸,缺乏眼对眼的凝视。对亲人和陌生人没有区别。
2.在发病最初的1~2年内发育与一般同龄儿童无差别,但孩子变得对亲人不亲,与他们讲话不理睬。对这种变化找不到任何原因。这些孩子通常不愿意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单独一人玩耍反而显得高兴。
3.从小言语没有发育,或者原先讲话正常,以后逐渐减少,有的说话变得结结巴巴或含糊不清、或出现重复言语、模仿言语、你我他代名词错用等,以至一言不发,失去了言语交往能力。
4.常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现象,亲人站在旁边好像没有看见,与他们讲话,他们就像聋子一样没有反应。
5.出现奇特的动作,如以刻板动作玩弄一些东西;重复地摇摆、旋转身体;不停地用手拍打、耸肩、挤眉弄眼,或顽固地坚持不愿意改变环境、生活方式等。
诊断和鉴别
最初,凯纳提出孤独症的个主要诊断标准是极度孤独和强迫地坚持原样不变。而其他症状如言语障碍和怪异动作等是在以上症状的基础上派生的。但后来有人建议诊断标准还应包括对社会适应关系的严重障碍、言语发育延迟或异常,以及刻板的、重复的或仪式性的游戏等。以下几种表现值得注意。
起病年龄 起病年龄大多在出生后30个月之内。但由于父母缺乏儿童最初几年的发育知识,故对儿童的异常行为常疏忽,或者出于遗忘和不承认,往往一直到孩子3~4岁不会讲话或症状显著时才引起重视。因此,要反复和仔细询问病史,即使3~4岁的儿童也可考虑诊断。
多次检查 对可疑的孤独症应作多次检查,这样才能看出其特征。因为每一名孤独症患儿的严重程度和临床表现可以完全不同。
重视行为质的变化 不要只看现象,而忽视实质。如有的孤独症患儿看到父母也很亲近,但他们只把母亲当交通工具(要妈妈拖),而面部却一点没有表情。如有一名5岁多的男孩与父亲接吻时却乘机咬一口。
另外,孤独症应与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精神分裂症加以区别。
精神发育迟滞即一般人所说的弱智,以智力低下和适应能力欠缺为主要特征。它的病程呈延续性,无缓解阶段。孤独症虽有智力发育障碍,但有突出的行为异常特征。从面容外貌上来看,孤独症患儿大多呈聪明样。如果两者同时存在,可作出两个诊断。
过去将儿童精神分裂症和孤独症作为一个病的不同表现,故容易混淆。现已明确,儿童精神分裂症是精神分裂症在儿童期的表现,起病较孤独症为晚(大多在8岁以后),而且伴有思维联系障碍、妄想和幻觉等。
由于孤独症起病于婴幼儿早期,症状奇特而预后严重,故在西方国家已受到广泛的关注。以美国为例,设有孤独症学会等,而且普遍为孤独症儿童设立诊所和培训学校。
目前我国不少医生还没有建立孤独症的概念,更无早期识别的诊断能力,因而笼统地将孤独症诊断为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障碍不足为奇。为此,我们要加速儿童精神病学的研究和普及工作,以增进儿童身心的全面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