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健康是公共卫生及临床医学的结合体,维系着千万家的幸福。记者从市卫计委了解到,为不断提升我市妇幼健康服务水平,各地卫计行政部门多措并举,全面开展妇幼健康优质服务项目。
●健全妇幼健康服务体系
面对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妇幼健康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我市将通过分级诊疗、定向转诊等政策引导,加强医疗保健机构自身建设,提升妇幼健康服务水平,做好妇幼健康服务。
编制"十三五"全市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发展规划,按照常住人口50万以上的县(市)和涉农区建设1所二级妇幼保健院的要求,指导各地加快妇幼保健院规划建设。年内市县两级政府举办、独立建制妇幼保健机构健全率100%,新建2所二级妇幼保健院。
推动市、县、乡、村四级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优化整合,争取县级技术服务资源整合到位率60%以上,积极探索镇级技术服务资源整合模式。配合开展技术服务专题调研,对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项目进行梳理、归并,做好服务衔接,改善服务质量。
围绕分级诊疗制度建设,重点规范孕产妇健康管理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妇幼健康服务行为,进一步理顺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分级管理责任,逐步建立妇幼健康服务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服务制度。
今年年初,徐州市妇幼保健院与全市各妇幼保健机构签订了妇幼健康联合体合作协议,通过三级医院对县(市、区)妇幼保健所进行业务培训、新业务开展、科教研指导及会诊、双向转诊等举措,密切医疗保健机构之间的关系,提升基层服务妇幼的能力,逐步形成分工协作、上下联动的服务格局。
此外,加强各地妇幼保健机构内部科室设置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优化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流程,以预约诊疗为切入点,推广"互联网+妇幼健康"服务模式。
●提升母婴保健水平
随着社会发展,对出生人口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针对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带来的高危妊娠等安全问题,我市不断加强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建设,保障孕产妇和新生儿生命健康安全。
一是推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产儿科规范化建设,推动妇幼保健院、综合医院、妇产和儿童专科医院以及有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增加产儿科床位,年内全市产儿科床位在现有基础上增长5%左右。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妇幼健康门诊规范化建设,年内50%以上的机构达到省定标准。积极参加和自主开展以母婴保健法律法规和助产技术、计划生育技术、儿童早期发展等为重点的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培训。
二是加强妇女儿童重大疾病防治能力建设。加强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能力,成立市、县两级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中心,年内全面启动市、县级两级中心建设。
三是开展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工程创建活动。预计今年建成1-2个省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市、区),并努力争取建成1个国家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市、区),完成国家和省示范单位建设任务。通过示范引领、典型带动,进一步健全妇幼健康服务体系,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
●筑牢预防出生缺陷防线
一直以来,市卫计委将预防出生缺陷作为"关心女性幸福,关爱妇幼健康"的重点工作,通过加强孕产妇健康管理、免费开展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扩大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覆盖面,提高我市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水平,帮助每个母亲孕育健康宝宝。
继续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等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财政补助经费,确保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人均补助标准不低于500元、农村妇女"两癌"检查人均补助标准不低于128.6元,落实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全面免费实施。
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进一步提高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率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均达到90%以上,规范孕早期医疗保健服务,加强产前筛查、产前诊断,优化新生儿疾病筛查,强化出生缺陷三级干预,出生缺陷发生率控制在4%。以下。
今年上半年,市卫计委组织修订《全市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管理办法》,并在原有新生儿疾病筛查传统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了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串联质谱遗传代谢病筛查项目。筛查病种由原来的3种增加到30种,使更多的新生儿遗传代谢病能够做到早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儿童生命质量,减少残疾的发生。(记者 王任飞 通讯员 白晏飞 谈建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