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艺术

85岁老太拾荒 称拾荒是铁饭碗

时间:2015-11-03 12:11:27  来源:  作者:

  南都讯 记者梁艳燕 实习生何素 拄着拐杖,手里攥着皱巴巴的垃圾袋,27日,85岁的拾荒阿婆张金女第二次踏进广州市教育基金会大门。她不是来拾荒的,而是来捐款的,这次她捐出了整整1万元。

  “几乎没见她吃喝,不见她休息”

  昨日傍晚,南都记者在广州海珠南路一条小巷里找到了张金女的家。这是一家类似“大杂院”的居所,张金女的家是一间8平方米的小屋。昏暗的灯光从满是铁锈的门缝漏出。屋内一只黄色小猫正悠闲地吃着它的晚餐。

  “她肯定是捡垃圾去了。每天拉着小车在这巷子里来来回回不知走多少趟了,直到小车推不动就回来,然后再出去。几乎没见她吃喝,不见她休息。”在一位相处了30多年的邻居印象中,张金女是一个不知疲倦的人。

  临近晚上7点半,街道依旧细雨绵绵,寒风瑟瑟。记者已经在张金女的门外等候了近一个小时。突然,隔壁商铺的老板说了一声“婆婆回来了”。5米开外处,一位身躯佝偻、行动迟缓的老人正拉着一个小推车艰难前行,身披红色塑料布,脚穿破旧凉拖鞋,半截小腿裸露风雨中。

  8平方米小屋堆满捡来的废品

  张金女热情地把记者迎进不足8平方米的小屋,狭窄的小屋内堆满了阿婆平时捡来的就塑料盒、玻璃瓶、废铁丝、纸皮等废品。唯一的一张床也被堆成小山的废品“霸占”。张金女尽力推开废品,在床沿边整理出一块空位当座椅。

  小屋内甚至连煮饭等基本用具都没有,每一个夜晚她是靠着床上的废品度过的,“我一个人住,还有一只小猫陪伴,那就足够了,上回有人出价100元,要买我的猫,我都不愿意呢。”

  因为不识字,市教育局给张金女送来的慰问品燕麦片和牛奶也原封不动地摆在一旁,“这些东西太重了,我也不知道怎么吃。”

  笑称拾荒是“铁饭碗”

  当记者问到她捐款的事,她马上看了一下门外,俯身在记者耳边说“不要声张”。她告诉记者,最初是从一个老邻居那里知道有教育基金会的存在,“当时我就问他,听说你经常捐钱,那钱都捐到哪去了?邻居告诉我,可以捐到教育基金会,那我又问,每次要捐多少钱才行呢?他就告诉我,至少要100元吧。”了解情况后,她去年就到教育基金会捐了300元,资助贫困学生上学。

  “我每个月有2000多元退休金,再加上捡废品,攒了点钱,除了日常的吃喝外,自己留着也没多大用处,干脆捐出去吧。”前日,张金女再次走进教育基金会时,她捐出了自己攒下的一万元。

  张金女说退休后她就开始以拾废品为生。“我很满意现在的生活,因为我手中拿着‘铁饭碗’啊,只要我不死,这饭碗一天都不会破,相比之下,我已经很幸福啦!”即使脸庞已经爬满岁月的皱纹,心态依旧乐观向上的张金女乐呵呵地说,她希望自己能为那些因为家庭贫困而无法继续读书的孩子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基金会说

  “我们真不想收她的钱,但她执意要捐”

  “我们真的很感动,张婆婆连续两年来捐钱,看到老人家这样的境况,我们还真不想收她的钱,但她执意要捐出去。”广州市教育基金会的袁老师告诉记者,她记得去年也是在这个寒风夹冻雨的日子,张金女拄着拐杖第一次走进基金会办公室,是从家里一路缓慢地一步步走过来的,捐出了300块,有不少还是零碎的一毛钱。

  “今年她再次致电基金会要捐款,考虑到老人家年纪这么大,我们就上门去收,免得她来回奔波。”袁老师说,到了张金女家中,张金女说想到基金会办公室去坐坐,于是她陪着老人家又重新回到办公室。老人家跟她聊了大半小时,聊自己的身世经历,对比今昔,感到满足。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著名圆珠笔画画家郭艳倾情创作情系北京冬奥会
著名圆珠笔画画家郭艳
馆陶县网约护理服务架起便民“连心桥”
馆陶县网约护理服务架
邯郸市馆陶县中医院:天使“飞”进百姓门 患者享网约服务
邯郸市馆陶县中医院:
点滴爱心 汇聚希望 市民无偿献血有了新去处
点滴爱心 汇聚希望 市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服务条款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免责声明
京ICP备10039517号
频道识别号:011050312012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4363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