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大名我想自不必说,我今天不想说他在事业上的成就,人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我想让大家看看,曾国藩如何睿智地处理家庭钱财纠纷,给当代的我们提供可参考的地方。
曾国藩在翰林院当翰林的时候工资不高,再加上他出身一农民家庭,本来就穷。花了血本上了学,端了铁饭碗了,得往家里寄钱,他家人多,兄弟九个,欠了一屁股的债,他自己过得也是紧巴巴的。
终于曾国藩等来了时来运转,上半年升官了,侍讲,工资高点。下半年来了肥差,去四川乡试做主考官,这是肥差。他多年前就盼着呢,这是出公差,另有差旅费与资助,考中的得谢师宴呀。曾国藩一下收入一千几百两。没见过这么多钱呀,曾国藩真高兴,立刻拿出一千两寄回老家。
同时写一封长长的家书,汇报一下这个快乐的人生际遇,最后还提了一下一千两的用法。“付银千两至家,以六百为家中完债及零用之费,以四百为馈戚族之用。”拿出六百还债,剩下四百分给亲戚族人,这个想法不说怎么样,钱是寄回去的,本应有发言权,寄给父亲的,应该是父亲决定怎么花。但他一高兴忘了。郑重地提出了四六分的计划。
结果,父亲看过没生气,没觉得过分,就这样划分了。不代表别人没意见,弟弟们意见大。六九弟气愤之下,两人写信给大哥强烈抗议,甚至说他是沽名钓誉。主要有三条:一是寄钱回来是曾家的钱,不是来路不明,凭什么给别人?二,六百两还债,你知道欠多少吗?刚好一千两。三,寄钱回来,老爸还在,得他说了算,你这样是不是太不把老爸放在眼里?
这几个弟弟是曾国藩带大的,常训他们,看到信,曾国藩本会写信教训他们,可是这时他没有这么做,写了更长的家书。这是他有名的一篇。“来书云,‘非有未经审量之处,即似稍有近名之心’,此二语推勘入微,兄不能不内省者也。”
先引用弟弟的话,想作秀,没必要做这种事呀,这话重了,尤其在兄弟间。但他说这两句话,觉得你们说得太好了,我立刻反省,当时想法有没有作秀,好象没有。虽然没有,对我也是重要的鞭策与提醒。所以我感谢你们提醒我。
下边列举了他听说的亲戚的窘迫生活。所以资助也不是不对。还说,我确实失察了,没想到欠了那么多,就改成二八分好了,还不同意,就听父亲的。
最后还有好长,写看到你们的信,好高兴呀,文风与字都有进步,还可以再提高一些,又上了一堂课,还说,我最近的修身养性,可以跟你们交流一下。一封长长的家书,出人意料,他在这封家书里是长兄的风采,弟弟们羞愧难当,财务危机安然度过,兄弟们又其乐融融起来。(任万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