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孝弟为先,遵守孝道为核心的传统教育思想
《弟子规》以首孝悌,入则孝,出则悌开篇,对学子进行启蒙教育,完全符合中国传统家庭的教子之方。在儒家思想占据传统主导地位的古代中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作为衡量一个人的道德基准。而孝悌则排在首位,说明中国人崇尚孝道,用"百行孝为先"对一个人的品德做首要考量。《论语》有关孝的讲解是懂得孝弟的人很少会犯上作乱。儒学教育即所谓的培养君子的教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那么孝弟就是仁义之本。把孝视为施行"仁爱"的根本和"忠义"的前提。因此《弟子规》中对将成为读书人的入学儿童的首条规范就是尊敬父母,即"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而像二十四孝中汉文帝亲尝汤药、黄香扇枕温衾、虞舜孝感动天地等一个个具体感人的故事在这些看似教条却蕴含丰富做人道理的话语中体现出来。
中国古代教育是仕途经济,因此学生的教育也是以培养科举进仕、扬名立万的政治人物为主。《孝经》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说明孝是天经地义之事,孝可以治国,孝可以忠君,孝可以立身成名。《孝经》提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尚书》也提到"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古人认为以孝为基础处理好家庭关系,才能保证今后人生目标的正确确立和事业有成。用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尽匹夫之责,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对孝的解释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中国是由"礼"维系的一个民族,礼是中国人思想观念的集中体现,代表作品是礼记。孝与礼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礼记》中记载"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论语》中也写道"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父母惟其疾之忧",所以《弟子规》中有"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而"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更是详细具体地从各个礼仪规则角度对学生见到长辈时必须遵守的礼节进行劝诫和规范。
二、信义与仁爱的思想
1.以诚信为本,崇尚信义。
儒学思想中五常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道德标准,《大学》说: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中庸》里也提到"诚者,物之始终。不称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论语》中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行为规范的培养以礼为行为准则。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受这种儒家道德思想的影响,古人对信义的推崇是毋庸置疑的。俗话说:"黄金如粪土,信义值千金。"故自古以来,志士仁人为信义杀身成仁者不计其数。
《弟子规》以"谨而信"对学子们的言行举止加以规范。正如《论语》中所说的"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敬而无失,恭而有礼"。《弟子规》中以"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要求学生的行为必须合乎"礼"的道德规范,做到恭敬有礼,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中孔子对君子的行为准则的要求是"言必行,行必果。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弟子规》对学生在诚实和讲信用方面的规定是"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刻薄语,污秽词,市井气,切戒之。未见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合乎圣人训导的"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的君子行为。《论语》中提倡"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道听途说,德之弃也"。因此《弟子规》劝解学生说读书人不可闲言秽语,沾染市井俚俗之气。"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齐。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同时在为人处事和如何做人方面知道"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不可相互攀比,应崇尚德学才艺,"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励。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知错能改,勇于承认过错,"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这些美好的道德品质在《弟子规》的教育理论中都做了详细描述。
2.仁爱思想。
孔子讲仁,孟子讲义。儒家提倡仁者爱人,仁爱思想是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主题思想。《弟子规》认为"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正是所谓的泛爱众的思想。而"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则表现出"仁者安仁,知者利人"和"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的思想。像"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则是表达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观点。"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则是培养学生"亲仁"的人生观,亲君子,远小人,使自己成为仁人君子。儒家认为"仁"必须有恭、宽、信、敏、惠这五种德行。孔子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克己复礼为仁。"说明以"仁义"为基础培养道德品质是中国传统教育中对学生教育的最高意境和长远目标,"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是古代理想完美品格的体现。 三、在道德教育基础上进行知识教育
《论语》中提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即在道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教育。唐朝韩愈在《师说》中对教师的定义是传道授业解惑也,即老师首先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接下来授业解惑,对中国学生首先进行礼仪伦理教育,其次才是知识教育。学生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弟子规》中列举"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很好地辩证学习与实践思考的关系,即所谓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这些规则向学生介绍许多有用的、很好的学习方法,如"余力学文","勤学好问","读书三到","不可舍此慕彼"等。儒家学说对中国古代教育的贡献是巨大的,教育学生学习方法的经典例子至今说来仍然朗朗上口,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温故而知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举一反三,奋发图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古人认为读书是个人修养和品德完善的重要途径,因此古人将读书叫做读圣贤书,读书人万万不可读杂书、生邪念。《弟子规》中说道"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说明"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仁礼"与"学识"合而为一的思想。
《弟子规》中蕴含着中国传统儒家教育思想,是古代有关中华教育的典型代表。儒家教育思想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传统主流,以道德修养、品格完善为要著,使人在修身养性、成为拥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格的基础上学习知识,至今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当今社会由于种种因素,现代教育中出现了许多错误的观念和误区,因此《弟子规》中体现出的儒家教育的精华思想对现代教育的缺失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可以说儒家思想在整个思想史上是伟大的,是值得中国人继续传承和弘扬的宝贵思想,是中华文明最引以为傲的瑰宝。
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阅读储备知识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南宋诗人朱熹的这首《观书有感》可谓家喻户晓,"源头活水"被广泛运用,多读一些好书,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知识,就像有源头的活水,才如泉涌,才思不绝,激励人们博学多读,增长知识,开阔眼界。
语文老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此,可以开展一系列阅读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首先,开设早读课和阅读课。"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清晨是读书的黄金时期,学生头脑清晰,效率也高,万不可浪费。旭日东上,伴着阵阵清风,听着鸟鸣,读上一卷文章,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何等舒心,何等诗情画意。阅读课更不可少,每周学生应有一两节阅读课,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积极向上的书籍阅读。但在我看来,真正落实这一点的学校很少,有些学校以课时紧为借口,并不注重于此,有的学校的图书馆更是形同虚设,根本不对学生开放,无论哪种,都具有极大的弊端,学校应端正对待此事的态度。其次,真正价值高的还是名著,语文老师应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名著之所以为名著,就因为它具有比其他作品更高的价值内涵,无论情节安排、语言描述、环境描写,以及涉及的文化,都有其独到之处。以《红楼梦》为例,不仅写出了封建家庭的没落和宝黛钗之间的爱情纠葛,其间更涉及诗词、经书、礼仪、茶道、服饰、药物、餐饮等各种文化,可谓包罗万象。学生阅读名著可以提升欣赏水平和对语言的品读能力,以及积累写作的素材和行文技巧。当然,在这个信息发达的社会,更多的学生看一些没什么营养的网络小说,如都市、言情、穿越、玄幻之类的,对于真正的经典反而不热衷。针对这一现象,语文老师应见招拆招,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吸引学生,如名著知识竞赛、名著交流会、名著推荐活动,尽可能营造出阅读名著的氛围,抓住学生的胃口,让学生欲罢不能,达到最终目的。再有,很多经典已经被改编成了电视剧、电影,还有百家讲坛等节目,可以利用多媒体等资源组织学生观看。
总之,要想尽一切办法,调动一切资源,吸引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自发主动地读书。
二、培养观察能力
写作来源于生活。曾经有人说过,只有动情写作的作品才能动人以情。写作素材大多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生活,所以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势在必行。没有生活来源的作品,就是没有根的浮萍,这样的作品不会吸引人,更不会引起读者的共鸣。如鲁迅的《闰土》,它取自作者幼时的经历,读《闰土》仿佛能看到那个在金黄的圆月下,碧绿的西瓜地里戴着银项圈、拿着钢叉的鲜活少年,这些在农村常见的事物,在作者笔下别有一番韵味。到了后来的重逢,不再年少的闰土变得木讷,不复当初,彻底被生活征服成一个被压迫的庄稼汉,读到这里,我们仿佛能够体会出"我"的心酸,那种钝钝的痛如在自身。从中,可以看到作品来源于生活带来的魅力,因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绝不容忽略。
那么,应该如何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呢?首先,引导学生自觉观察生活,体察自然,分析社会,细心入微地捕捉每一个动人的瞬间,每一件事,每一个物,从而让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激发兴趣。并且把观察到的事记录下来,这样才不会遗忘,所有记录的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将每日身边发生的事记下来,不但可以让学生克服讨厌写作的心理,还可以使学生自觉留心周围发生的事,培养观察能力。
其实,观察就是一种习惯,是细心入微,是贴近现实,是格物致知。有洞察事物的观察能力,才能捕捉到好的作文素材,才能为行文选择好的起点。
三、语言精心锤炼
欲赋生来惊人语,必须苦死工夫。文章是要靠语言表达和体现的。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章如果没有文采,只是空泛的叙述,读起来就会如嚼朽木,食之无味。唐代卢廷让的《苦吟》中说:"吟安一个字,拈断数根须。"贾岛也有诗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可见古人对于语言的锤炼何等用心。而今也如此,文章的语言是决定一篇文章质量的关键。如何使文章颇具文采呢?这显然是个难题。首先,积累下来的材料便派上了用场,在文中引用名言诗句,或者插入小故事,或名人事迹,是否会使人眼前一亮呢?再有便是修辞的作用,比喻、排比等的运用会给文章增色。还有便是化朽为奇,变旧为新。学生常用的语言读起来如白水,可以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变换词语,用相近的词汇代替。抑或同样的语句,如"窗外下着雨"改为"雨帘静静地从天空垂下",这样是否比之前更具文采呢?当然,语言的锤炼并不能一蹴而就,这是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学生用心练习,老师要适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文章言之有物
《周易》:"言有物。"写文章就要言之有物,不能太过空洞、空白。写文章最忌空泛,要有真正的内涵,不能记流水账。言之无物的文章,即便用再华丽的辞藻堆砌,也不是一篇好文章。学生要学会选择素材,加工素材,把看到的生活和自然事物通过筛选、加工和构思,再加以表述,从而形成文章。只要文章内涵丰富,不一定要用华丽的词语,所谓"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如是而已。再则写文章要有自己的语言和思路,宋朝的戴复古曾说:"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不要一味追随他人,模仿他人,要写出自己的风格,写出个性,这样的文章才吸引人。
总之,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无论是立意、选材,还是构思、行文,都需要用心,语文老师要从多方面对学生加以指导,一步步,循序渐进,让学生脚踏实地,打好基础,扎稳根基,以达到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对中学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灵感
鲁迅先生说:"从喷泉里流出的是水,从血管里淌出来的才是血。"而真情则是文章的生命,境能育情,情能造境;境生情,情生境,境与情相因相生,相得益彰。所以,作文情境实际上是为了激发学生写作欲望,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的一种场合,一种背景,一种应急状态。让学生在这种应急状态下,开拓思维,产生联想和想象,形成强烈的发言欲望进而诉真情,表达真情实感。
例如:在学习了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之后,我告诉学生:阿长如何为鲁迅买《山海经》的过程,作者并没有写,这一段的空白如果用我们的生花妙笔补充出来,则将无比精彩。学生的想象力空前活跃起来,于是奇思妙想汇聚成文,佳作迭出。单就人称而言,就有你我他三种人称,第一人称妙趣横生,第二人称亲切自然,第三人称流畅委婉。学生把阿长的无知和纯朴、阿长的笨拙和寻找《山海经》时的执著,那一波三折的寻"经"过程,那通俗幽默的对话设计如此和谐地统一起来,就连平时懒于写作的学生也能扬扬洒洒地布局谋篇。这样创设情境给学生的想象插上翅膀,学生的文字灵感就会在文学的天空自由翱翔。
二、模仿写作,提升水平
从人类的成长过程我们不难看出,模仿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作文写作训练中,模仿同样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同时是提升学生作文水平的一个有效教学方法。但是,如何做好这个"仿"呢?关键在于教师能够从中分析归纳总结优秀文章的亮点,模仿好文章的境界、结构及文辞用语等,并不露痕迹地运用到我们自己的文章中。
如写《我们应该为什么而活着》就可全仿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的结构布局,先开门见山地回答命题,中心部分进行具体阐述,最后作总结,亮出自己追求的人生准则;可以以朱自清的《春》为范文写《春的脚步》,描绘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的以希望和力量;以课文《祝福》为范文写《祥林嫂的故事》,全部用正面描写的方法刻画一位深受封建礼教迫害的妇女形象。从范文中仿写,如果能够写得朴实自然,"旧瓶装新酒",富有新意,就会是一篇较好的仿写文,从而大大提升写作水平。
三、活动丰富,提供素材
开展活动是激发写作兴趣、丰富写作素材的有效手段。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外,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积累更多写作素材。习作指导中,为了把源头活水引进学生作文,教师可以经常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可以让学生进行"小品表演"、"故事会"、"辩论会"等,学生对亲自实践往往津津乐道,在对实践活动进行描写时,他们会把自己的情感和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使作文生动富有趣味。
如在进行《记一次活动》习作时,有意识地开展一次活动,让学生自由组合,成立各记者站,自主确定采访题目和内容,进行一次紧张、热烈、生动的"采访"活动。学生兴趣浓厚,带着激情,带着问题,带着信心,亲身经历"采访"过程,真正做了学习的主人。学生在具体活动中主动询问、倾听、交流、观察、思考、记录,获取了丰富的知识,积累了一定的写作素材。于是我让学生讨论、评说,让学生自说、互说,交流收获,畅谈感受。习作中,学生写出了生动的活动场面和过程,写出了真实的感受和深刻的体验。
四、巧妙评讲,体验成功
以往的作文评讲课大多成了老师的批判课,肯定与表扬仅属于少数同学。大多数同学在老师点评中体验到写作的挫折或失败。改变传统作文评讲模式,以欣赏鼓励的眼光发现任何一个学生习作中的亮点,并加以肯定和表扬,使学生在被鼓励与欣赏中快乐地尝试写作,这是老师用心做的,也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事。毕竟,我们指导学生写作,不是培养作家,只是让其能准确畅达地记述人生的体验,真诚快乐地抒发心灵的感受。这样去想,对于师生,作文的教与学,便成了一件简单而快乐的事。
比如一个学生写了这样一篇作文,文章结构层次混乱,病句、错别字连篇,书写也不认真,但文中这么一个句子:"我是母亲的希望和寄托,但这个希望和寄托是多么沉重,压得我透不过气来。"对这个句子我给了很高的评价,特别是对他的内心深处的烦恼,表示了理解。我评曰:"能写一个句子,也一定能写出一篇好作文。"学生稍有亮色的一个句子,得到了老师的好评,其内心会受到影响,从此可能端正写作态度,产生写作兴趣。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倍感艰难的教学任务,中学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实践,善于总结经验,挖掘一些有效的作文教学策略,从而大大提高作文课堂教学质量。
反思教学行为
一、不断反思教学行为,重构教学理念。
曾经我对语文教学的认识很狭隘,认为语文教学就是教好学生听说读写,考试的时候取得好成绩,至于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可以忽略不计……课堂上始终有滔滔不绝的声音,学生那富有朝气的、渴望成长的声音,催促我们改变。沉下心来,连续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潜心致力地进行研究,向着"自得于己"的境界努力,终于领悟到:语文教学,考试成绩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见闻、创意,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富有创意的表达,即关注学生的生成,关注学生运用语文这个工具拓展思维空间、发展语言。
二、持续反思教学过程,引领学生连续生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几乎课课都要涉及新词,教师把生字新词当做重点处理。可是许多学生不能将学到的新词、古诗、名言警句等充实到自己的习作中,作文语言与前一年没多大区别。很显然,学生不知道"学以致用",或者"学以致用"意识不强,仅仅停留在字面理解上。为此,我采取多种方法,强化"学是为了用,把书本上或者别人话语中的精彩语言,有意识地记下来,然后再创设一定的情境,用一用,使书本上或者别人的语言化为自己的语言,与自己现有的语言有机地融为一体,生成新的语言,使自己的语言得到发展"的理念,把"学了就要用"刻在学生的心坎上,植根心底。
1.巧用文本中的语言描述所见所闻。开始我在课文中画出一些词语,让学生运用其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因为学生不会搜索与此相适应的生活场景,所以进展得不顺利。经过反思,我认为没有扶持就放手,学生不适应,于是改变教学策略,运用半"扶"半"放"的方式练习。如学习《墨梅图题诗》,将一盆绣球花和教室张贴的一幅梅花图作为"扶手",放手让学生运用文中的诗和诗画欣赏语言,赏析描述。整幅画,梅、猫搭配和谐,特别是画中留下的许多空白的地方,让我们尽情想象……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巧妙地统一起来,到达"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可见开始要半"扶"半"放",使学生有的放矢。
2.对刚学过的诗句,构思一段话,用上此诗句。老师先"下水"描述,为学生引路,引导学生运用,同时对敢用敢说的学生,不管用对用错,都肯定,使之坚持下去。在用中不断领悟,使其走向正确,生成精彩,就像幼儿学走路一样,由蹒跚到行走自如,得有个过程。
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条经验,那就是学生只有在对诗句含义理解透彻的基础上才能创新运用。当学生打开思路,掌握此方法后,教师要放手,让其自主运用、自主描述、自主创新。教育即生长,要留给学生成长的空间。
3.展开想象,生字串话。如对《野草》一文生字"纭、骼、韧、狮、剖、械、殊、笋、壤、棚",选择其中几个进行串话。一生写道:"我有一个可爱顽皮的弟弟。他平时喜欢学鸡叫、狮吼……还特别爱吃妈妈做的笋。我比较特殊一点儿,只爱闻,不爱吃。有一次,他从外面见了一只已经死了的鸟,把他解剖开来。可见他的胆子多大呀!夏天,坐在凉棚下,多舒服呀!可他呢,跑来跑去,又把土壤的表面弄得满天飞,呛得人只咳嗽。还把自行车的机械零件拆下来……调皮不?"回忆起调皮的弟弟。孩子的见识是多样的,想象是丰富多彩的,用新词激活沉睡的见闻、潜伏的想象,用新的语言表达既发展语言,又拓展思维,思维的根须尽情舒展。学生存在差异,串话就像学走路,允许磕磕碰碰,跌倒自己往起爬。在无数磕磕碰碰中,自己领悟到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自己领悟到的记得牢。同时,在运用中积累语言,既有对课文意蕴的深入把握,又把生字新词理解并准确运用,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在反思自己的教学全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要让学生的生成更精彩、更富有创意,教师必须及时总结经验,并将其提炼成自己的理论,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从而获得专业的发展。
首先,反思得与失。指导学生"用"的流程中,"得"到的是:学生思维活跃起来,敢想敢说,表达有创意,语言丰富,生成多样化;教师开动脑筋,不停地拓展思维,力求跟上学生的思维节奏,主动加强训练,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和语言素养。
其次,总结、提炼,生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因为教师的成长是一个专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专业素质不断成熟的过程。在过程的行进中,不断地反思不停地调整与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在调整与改变中进行教学总结,并将这些经验凝练成自己的理论,重新设计教学方案,重新调整教学策略,重新构建自己的理念,且付诸实践,探究具有个人特色的实践智慧与实践知识,生成自己的教学思想,上升为理论,使自己的教学眼界更开阔、更宽广,自身得到成长。
总之,在研究"反思对语文教学的作用"中,师生双方在持续的反思中都发展了自己的语言,都在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