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大河对话——大河文明的嬗变与可持续发展论坛”21日在武汉举行,来自全球15个大河流域的学者共论大河文明的融合与发展。
本次前来武汉参加论坛的有15个大河流域的120名学者,这些河流包括亚马孙河、密西西比河、伏尔加河、叶尼塞河、长江、黄河、马拉河、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印度河、恒河、莱茵河、多瑙河、泰晤士河等。
论坛上,与会学者围绕“大河文明的嬗变与可持续发展”、“大河流域城市文明与可持续发展”、“世界大河文明”等话题展开讨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官方代表迈克尔·特纳全程参加“2016大河对话”,以确定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项目框架下的未来合作方向。
迈克尔·特纳致辞时表示,大河产生了大河文明,给世界带来了语言、写作、文学、艺术和科学。建立一个跨专业中心(包括相关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专门研究和管理大河文明的人类聚落,将是向前迈出的既可喜又重要的一步。
论坛上,15个大河流域城市代表及大河流域博物馆负责人共同签署《大河流域博物馆合作备忘录》,就大河文明在全球发展战略的融合与发展达成共识。
此次论坛由武汉市政府、长江水利委员会和武汉大学联合主办,旨在组织国际大河流域有关博物馆馆长、学者、经济界人士及城市市长围绕大河流域经济、文化、生态的演变轨迹及可持续发展,开展研讨,以促进文化交流、文明交融,实现大河流域城市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邓志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