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溥仪》
◎作者:贾英华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6年6月出版
末代皇帝溥仪的人生脉络众所周知,但诸多细节却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溥仪生前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背后故事?哪些故事更接近历史真相?晚清研究专家贾英华历时三十年采访三百多位溥仪身边人,挖掘溥仪一生人所罕知的背后故事,揭示晚清宫廷闻所未闻的历史细节,于本书首次披露诸多珍贵照片及文物,让你换个角度看溥仪。
溥仪之所以根本没翻脸,因为张作霖和张学良父子早年有恩于他
溥仪听了张作霖的话,为什么始终没敢吭声?因为贴身跟随在溥仪旁边的日本便衣警察就站在汽车边上,张作霖所说的话,一句不落,都被他听到了。
这天夜间,张作霖派出一群卫兵,分乘几辆汽车,一直把溥仪送到日本租界边上。岂料,第二天,日本驻津总领事有田八郎就向溥仪郑重表示,对于陛下去“中国地”会见张作霖极为不满,甚至还威胁说:“如果陛下再到中国的地方,日本人无法再尽保护之责。”
溥仪害怕至极,只好向日本人道歉。据说,他一连几天都没睡好。
1926年阳春四月,溥仪由于溥杰的引见,在张园第一次见到了张学良。这一年溥仪二十一岁,张学良比他大五岁。二人初次见面只是认识一下而已,对于这位英俊的少帅,溥仪的印象出奇好。溥仪的真正想法和溥杰一样,也想借助奉军的力量,实现复辟大清之梦。
张学良在晚年曾回忆说:“在天津的时候,我初次跟溥仪相识,后来交往挺熟。”张学良与溥仪不同,他受过欧式教育,在他看来,溥仪应该脱离周围那些遗老遗少,适应世界潮流,不应再梦想复辟大清王朝了。二人在天津的一家西餐馆偶然邂逅。张学良见到溥仪,跟他父亲张作霖不一样,并不以皇上相称:“如果依我看,你如果愿意当一位普通平民,就到南开大学去好好读书,若你不愿意,那我劝你到国外去读书,无论是英国或欧洲哪个地方都可以嘛。你过去是皇帝,如果留学归来,民主选举国家大总统,备不住能选上呢。可如果一心就想当皇帝,我看你这脑袋可有点儿悬啦……”
溥仪之所以根本没翻脸,因为张作霖和张学良父子早年有恩于他。大清灭亡之后,溥仪在东北一带仍然有祖传的皇家土地。张氏父子亲手把这些田产变卖掉,结果变卖出了上百万现金,由东北政权分成一半,其余的全交给了溥仪。
这使前途渺茫的溥仪感恩不尽。因为他早已不是皇帝了,一分钱不给他,他也无话可说。临别,张学良对溥仪说:“我是真心对你好,听人劝吃饱饭,你可要听我劝……”
然而,溥仪虽然没翻脸,实际却一句也没听进去。
溥仪从张园搬往静园,其实是一个重要的信号。最初,溥仪想打这儿出国留学,哪知在天津一待就是七年,而这里居然成了他投靠日本人的一块跳板。
至今溥仪在天津尚有一个未解之谜。那就是静园发生的任何事,日本人都了如指掌。
据了解,溥仪身边的郑孝胥、罗振玉以及荣源和润良父子,经常瞒着溥仪频频出入“三野”特务机关。要知道,这几个人物可都是溥仪的心腹之人。“三野”虽然只是隐藏在一个普通的绿色小门内,却是一个专门针对溥仪所设的日本特务机关。
关于荣源和润良父子经常出入“三野”特务机关之事,李文达先生曾将此记述到一本关于溥仪的画传中,而引起了异议。
前些年,荣源之子国舅润麒曾当面向李文达提出过意见,认为不宜写入此书中。李文达则认为应当尊重并承认历史,不应回避。润麒和李文达在生前都曾经分别向我述说过此事。李文达曾明确指出:溥仪的岳父荣源,确是“三野”的常客。
以目前所掌握的历史资料来看,毫无疑问,溥仪的一举一动,全部在日本人的视野之内。连溥仪的岳父和小舅子,都时常在“三野”特务机关内喷云吐雾抽大烟,如此看来,静园内还能有什么秘密瞒得过日本人呢?在这一明争暗斗过程中,有一则外人所罕知的事件正悄悄拉开帷幕。(连载三十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