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艺术

水色淋漓 情景交融——著名画家张德祥全国网络联展

时间:2017-11-10 22:11:38  来源:中国健康新闻网  作者:

  开幕时间:2017年11月8日

  参与媒体:凤凰网、搜狐网、今日头条、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中国书画网、中国书画研究网、中国艺术品理财网、中国书画艺术网、中国书画资讯网、中国艺海网、中国美网、中国艺术之梦网、中国时代艺术网、中艺书画网、中艺博雅网、文化中国网、水墨中国网、辉煌书画艺术网、伍佰艺书画网、艺栈网、齐鲁字画网、书画村网等。

  

 

  著名画家张德祥

  水色淋漓 情景交融——张德祥的艺术世界

  德祥的水彩画集即将出版了,我有幸先睹为快,在他的画集付梓之前,欣赏了画集的全部画稿,不仅获得了水彩艺术的美感享受,也为他的艺术成就而感动不已。

  德祥从小酷爱绘画,五十年代初在安庆上初中的时候,每个星期天他都要到文化馆学素描、苦练绘画基本功,同时还协助文化馆画宣传画。他在初中和师范读书时得到著名美术教育家、画家邢惕高的赏识和精心培养,加上他自己艺术天赋和刻苦勤奋,获得了出类拔萃的优异成绩。

  

 

  张德祥水彩作品《秋泉》(1988年)

  德祥毕业后被分配到贫困的潜山县学校和文化馆工作,他义无反顾地在那里一干就是半个多世纪。他爱潜山的父老乡亲和那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挺拔、巍峨又千姿万态的天柱山,更令他情有独钟而终身相伴。他不顾生活艰苦和条件局限,无数次地徒步登山写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创作了不少的画作在国内外展出发表。他曾多次邀请各地的专家学者登山创作,广为宣传天柱山。

  

 

  张德祥水彩作品《隆冬之夜》(1984年)

  在艺术的天地里,德祥堪称壮志不已,耕耘不辍。他坚持刻苦自学,勤于写生。直至耄耋之年,仍孜孜不倦地潜心研究,创作了穰穰满屋的水彩画。德祥不仅在生活中处事低调、从不自我张扬,而且在艺术上也是一个虚怀如谷、从不满足自己的艺术成就的艺术家。其实,从德祥作品的编年史看,他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笔融谨慎、刻意状物(如《山村小路》),到八九十年代的恣意挥洒、酣畅抒情(如《秋泉》),到近期的变形换色、恣意挥洒的意象表现(如《孤立擎霄》)。这就清楚地记录着一个艺术家的艺术探索创新、艺术风格一直在不断变化的心路历程。

  

 

  张德祥水彩作品《心河记忆》(2016年)

  不同的绘画体裁,应有它不同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特色,有人概况地说“水彩画就要姓水”,我觉得是有道理的。德祥在艺术实践中始终坚持水彩的艺术语言,充分发挥水彩的审美魅力。他几十年如一日地钻研水彩画的特征和技法,诸如喷、吹、滴、泼、撒、染、压、刮等,无所不用其极又恰到好处。在他的作品中水与水的交融、色与色的渗透、光与影的变幻,以及水色的浓淡干湿和笔触的轻重缓急的交叉应用,形成了画面的韵律感与节奏感,使他的作品具有透明酣畅、淋漓明快、清新淡雅的水彩审美特征和鲜明、独特的艺术个性。

  

 

  张德祥水彩作品《清明时雨》(1986年)

  艺术是艺术家创造的,艺术家在反映客观实在的同时也必然要表现主观精神。在德祥的水彩作品中,他将写意与写实、表现与再现、抒情与写景,自然地、天衣无缝地融汇在他创造的艺术形象中,它既是写意的也是写实的,既是抒情的也是状物的,既是表现的也是再现的。如他早期作品《云海天柱》水色的浸润、流淌、沉积,聊聊数笔,言简意赅,潇洒大气,使擎天一柱、云烟氤氲的天柱山,跃然纸上。《天柱山中》的近景,浓彩、干笔叠加,中景湿笔、色块的流淌,远景则淡彩渲染,辅以纤细、流畅的线条,生动地表现了天柱山的峰岭逶迤、气象万千的景象。《溪畔夜色》画纸肌理的呈现与利用,水与色金融、碰撞与渗透,一派水乡夜色,静谧、迷人。《喀什古道》水色浓淡干湿的交错应用,虚实的对比,创造了一条古道深邃的三维空间。《驼铃》、《沙海行》则以大笔挥洒与小笔描绘的巧妙结合,滴、洒、擦、洗、染等多种水彩技法的应用,极为生动地表现了茫茫沙海的那种“大漠风尘日色昏”、“走马西来欲到天”的崇高美和画家壮怀激烈的精神境界

  。

  

 

  张德祥水彩作品《山溪之夜》(1987年)

  总之,德祥的作品既有丰富的内涵,又独具水彩画的形式美;既表现了大自然的客观存在,又尽情地抒发了画家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正所谓“情以物兴”,“神用象通”,“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我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全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纵观德祥的艺术道路及其艺术作品,他也经过了这三种境界:他从小酷爱美术,努力学习,确立画画的志向;继而废寝忘食,刻苦历练,百折不挠,耕耘不辍;如今熟练掌握水彩画的艺术特色和丰富的表现技法,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随心所欲不逾矩”地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水彩作品,达到了水色淋漓、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张德祥水彩作品《老街》(1984年)

  当然,艺无止境,我们相信从不满足自己成就的德祥一定会不停地钻研和探索,拓宽视野和画路,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将水彩推向一个更高的境界。

  黄匡宪 2016年于合肥师范学院

  (黄匡宪,原安徽省教育学院艺术系主任、省造型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华全国美学会会员)

  

 

  张德祥水彩作品《茶乡春早》(1991年)

  后记

  我是小时候看着母亲在手帕、枕头和鞋上刺绣的花样开始爱上画画的,后来见到新奇好看的东西便不停地涂鸦,渐渐痴迷并不离不弃,一路趔趔趄趄地走到今天。

  在习画的途中,我有幸得到方君默、鲍加、张英洪等高人的指点和扶持,而对我影响最深是邢惕高、乌以风两位老师。刑老师常以“画如其人”告诫之,将我扶上美术之路;乌老师赠我“师天地、法古人、写自己”三句话,让我投身天柱山。他们都热切地期望我能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和宣扬这座名山,让世人知晓和钟爱,恢复天柱山往日的荣光。

  

 

  张德祥水彩作品《春》(1997年)

  我自知才疏学浅,恐难完成老师的嘱托,因此努力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坚持美术自修,从不敢懈怠。在困难的条件下学习艺术理论和各种绘画的知识技能,广取博采,到中年后始能确定专攻水彩。我敬仰近现代一批美术先驱为融合东西方艺术,创作出富有民族特色、现代审美意趣且具鲜明个性的画作,推动了美术的发展和变革。受到传统文化的长期濡染熏陶,我对民族艺术怀有深情。我喜欢水的润泽,色的透明,光的灿烂和笔的心性,在水色交融变化中呈现独特的美感,所以水彩成了我的最爱。我不断地探寻水彩语言,用写实、写意乃至意象手法表现出的阴阳向背、阴晴雨雪的形质和瞬态,表达自己的感受,寻求诗意和哲理,力求在作品中融会中西而达到雅俗共赏之目的。

  

 

  张德祥水彩作品《江南春雨》(1995年)

  六十年前,当我登上人迹罕至、荒废已久的天柱山时,见那奇峰峻拔、怪石嵯峨、岩壑幽邃、泉瀑纵横的景致,恍若置身仙境而惊叹不已,从此入之愈深而见之愈美,对名山的敬畏之心和迷恋之情油然而生。即以“山木”作为笔名发表画作,愿自己化为一株小树,日夜与天柱相伴,决心穷毕生之力来描绘和宣扬这座历史名山,创作出我心中的天柱。

  

 

  张德祥水彩作品《渔歌唱晚》(1987年)

  在我担任行政工作的二十多年期间,由于事务繁忙,创作时间极少,虽内心焦急,但心存希望,总是怀揣小本子,利用工作间隙画些速写来练手练心,延续我对画的挚爱。就这样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随着历史的变迁,记录了不少行将消失的山村遗迹,以备未来创作之用。当改革开放到来之际,我便断然冲破阻力,急起直追,频繁地登山写生,并赴江南、新疆等地采风,拓展视野,全身心地投入创作。

  

 

  张德祥水彩作品《天柱山中》(1982年)

  直到退休时深感壮志未酬而童心忧存,我急迫于创作而心手未停,期冀开掘进深,摆脱成法束缚,然所得甚微,作品仍存在很多不足,所描绘的天柱美景难免挂一漏万。在很多亲友的鼓励和催促下,我鼓足勇气将历年来的水彩和速写编选出这本画册,告白我对艺术的虔诚,实现多年的夙愿,以此感恩滋润我的天柱山和培育我的父老乡亲,告慰恩师并向同好求教,期望在艺术探索中能有新的进展。

  

 

  张德祥水彩作品《峰峦卧云》(2016年)

  此书在编辑过程中,得到家人的全力支持,得到导演汪孟渊同志的关怀指导,并为画册作序,得到画家葛立中同志的精心设计和反复排版,得到天柱山旅游协会学者郑炎贵同志帮助润色文字,得到天柱山管委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得到丁宪清、朱康宁、曹晓林、范也同、徐而缓等很多友人的热情帮助,谨在此表示感谢,以志不忘。 张德祥 2017年春

  

 

  张德祥水彩作品《天柱山乡》(1963年)

  张德祥艺术简历

  张德祥,安徽桐城人,1937年生于南京。自幼酷爱美术,1946年参加南京美术比赛中创作的儿童画获奖并送印度展览。1948年随家人迁居安庆,毕业于安庆师范。1955年在潜山县从事美术教育和群众文化辅导工作,培养了一批美术人才。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不断地深入天柱山写生创作,以宣传天柱山为己任。坚持美术自修,在研习国画、油画、版画、雕刻的基础上,致力于水彩艺术的研究和创作,八十年代后,深入江南、新疆、京沪粤等地写生创作。其作品在马来西亚、保加利亚和国内二十多个省市展出发表。

  

 

  张德祥水彩作品《梅寨冬日》(1963年)

  1989、1992、1997、2011年分别在合肥、安庆、潜山和澳门等地举办个人画展。1987年被聘任为副研究员,1992年获市自学成才一等奖,应邀为安庆师范学院等多所美术院校教授水彩。2017年著作《仰止天柱 张德祥水彩画集》出版。历任潜山县文化馆副馆长、文化组长、市美协副秘书长、市水彩研究会副会长、省水彩研究会理事。现为天柱山画院荣誉院长、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领导干部安徽书画研究院院长、文化部中国乡土协会艺术发展中心副主任。

  

 

  张德祥水彩作品《归》(1992年)

  

 

  张德祥水彩作品《孤立擎霄》(2016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著名圆珠笔画画家郭艳倾情创作情系北京冬奥会
著名圆珠笔画画家郭艳
馆陶县网约护理服务架起便民“连心桥”
馆陶县网约护理服务架
邯郸市馆陶县中医院:天使“飞”进百姓门 患者享网约服务
邯郸市馆陶县中医院:
点滴爱心 汇聚希望 市民无偿献血有了新去处
点滴爱心 汇聚希望 市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服务条款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免责声明
京ICP备10039517号
频道识别号:011050312012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4363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