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艺术

“云养猫”的世界里有一个个孤独的年轻人

时间:2017-12-27 16:30:30  来源:新华网  作者:

 养猫养狗也好,“云养猫”也罢,与其说是一种主动的介入与干预行为,还不如说是一种退却,退却到自我世界的自我满足。

  -----------------------------------------

  近两年,“吸猫”成为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与在真实世界养一只猫不同,还有一种是线上“云养猫”。即自己不养猫,而是通过社交网站、论坛、App等观看猫图片、视频,来满足养猫欲。有一款虚拟养猫游戏,玩家可买卖并繁殖不同品种的电子宠物猫。官方数据显示,目前该款游戏的销售总额已达790万美元,共卖出了7万多只虚拟猫。(《中国青年报》12月26日)

  “云养猫”成为年度热词,并不让人感到意外。一者,“云养猫”有着与养猫逼肖的心理体验,不仅可以满足年轻人放松身心的愿望,在“怡情”的同时,实现某种“移情”诉求,确实能从中获得快乐与满足。

  再者,“云养猫”有养猫的乐趣,而无养猫的麻烦,这对于习惯于“宅”生活、一日三餐基本靠叫外卖的年轻人而言,显然意义非凡。养猫的人都知道,一只猫就是一个生命体,打理、侍弄的精力并不比抚养一个小孩子少多少。如果既可以恣意体会养猫的乐趣,又不用充当“铲屎官”,何乐而不为?

  当下的年轻人,特别是生活在大城市的群体,享受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便利,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外部压力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日常生活中缓释压力的渠道并不多。发达的技术,甚至让传统社会中习惯性的“面对面”交流,也变得奢侈起来。很多人已经习惯了网络生活。一个极端的情形是,即便面对面坐在一起,年轻人也更愿意低头用按键沟通。

  人是社会性动物,社会化不仅是一种外部的律令,也是内心的附着。人只有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才能够成就自己并互相成就。然而,现代社会下,人与人之间隔离得久了,情感就无处安放,社会化过程也呈现停滞状态,自然会寻求各种花式的情感寄托,或者干脆退回到自我世界里自娱自乐。

  养猫养狗也好,“云养猫”也罢,与其说是一种主动的介入与干预行为,还不如说是一种退却,退却到自我世界的自我满足。在这里,“猫”固然是被观照的客体,却也不可避免地成为年轻人精神世界的一部分,甚至具有了某种“主体性”和“自足性”。虽然说不上“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但至少也是生命中的一种支撑、一种力量的来源。

  由此反映出来的,实际上是当下不少年轻人深刻的孤独感、焦虑感。城市很热闹,可那是外在的热闹;繁华褪尽,每个人都需要面对自己的内心。当每个人上班时蜷缩在单位的格子间,下班后躲进格子间般的住处时,孤独自然就成了这一代年轻人的宿命。

  不排除这种孤独是转型社会的必然现象,很多发达国家同样也面临类似的问题,现实世界中不少“亚文化”的兴起,似乎也多与此相关。但也应该注意到,一个健康、正常的社会,不应忽视繁华世界侧影下那一个个孤独的年轻人。

  具体到年轻人个体,当然应该有些改变,不要总是“宅”在那里,甚至自怨自艾,沉浸在自我构筑的精致世界里难以自拔,而要主动接触社会,参与各种活动,让自己的身体与思想动起来。要明白,慵懒、闲适、高冷,固然可以闪现在情绪里,但不能成为一种生活状态。这个社会、这个世界,仍需要年轻人的生气与力量。而整个社会的制度环境,也不妨对年轻人多一些呵护与关爱,帮助年轻人独立而不孤立、自足而不封闭、忙碌而不焦虑。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著名圆珠笔画画家郭艳倾情创作情系北京冬奥会
著名圆珠笔画画家郭艳
馆陶县网约护理服务架起便民“连心桥”
馆陶县网约护理服务架
邯郸市馆陶县中医院:天使“飞”进百姓门 患者享网约服务
邯郸市馆陶县中医院:
点滴爱心 汇聚希望 市民无偿献血有了新去处
点滴爱心 汇聚希望 市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服务条款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免责声明
京ICP备10039517号
频道识别号:011050312012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4363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