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双修丹青妙 巧夺天工信笔来
——记女画家杨茗媛
健康导报新闻网讯 (于得水) 杨茗媛(原名杨艳玲),1969年出生在风景优美、四季如画的黑龙江。18岁开始研究易学知识,佛道双修。佛家皈依:学诚大和尚,寂滅大法师,取法号:妙名。道家拜师:甄达成道长,取道号:义茗,玉阳真人24代传人。由于对艺术痴迷和酷爱,杨茗媛身上的艺术天分显得特别的足。再加上父母的熏陶,尤其是母亲的影响对于幼小的她在艺术上的选择,起到了超乎常人的潜与默化的作用。母亲是国内一流服装设计师、裁剪师,她最拿手的绝活就是刺绣,刺绣作为中国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
意境是一种美学上的概念,对于中国的绘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画一直都在自觉持久地追求着画中的意境。而一幅优秀的中国画,吸引人的不仅仅是那艳丽的色彩与精湛的笔墨,最主要的是画面带给人的心灵的震撼,是画中所传达出的那种独特的气韵与意韵。当我们的心灵受到震撼的时候,才能让我们更加用心地去进行领悟,不仅仅局限于画面自身的意象,而是对作品更深层次的意境的了解。画家杨茗媛的作品带给大家的便是如此感受。
通过对各种艺术孜孜不倦地追索和自身刻苦地努力,茗媛对艺术和人生有了更高的追求。她决定辞别父母,到更广阔的天地去历练和学习。
1996年她来到了首都北京,在这个从小就向往的地方专心学习绘画艺术,在这里,她先后授教于:中央国家机关美协主席王阔海老师,汉字艺术家,清华导研马魏华老师,著名彩墨山水画家曾刚老师 。系黄永玉二代弟子(师从著名老画家汪传云先生,朱建国老师,唐坚几位老师 指导)欧阳中石二代弟子(师从泓人长石先生)其以淡定之心处之泰然。
杨茗媛主要以山水.汉画人物.佛像.藏獒为题材,不仅能在这几种题材之间游走,而且能游刃有余,各具风格,这着实难能可贵。她的画会让人不由自主地为之感动,因为她的每幅作品都是一个动人故事的定格,引人无限遐想。她的画画面构图大气而从容,绘画语言细而不腻、笔法工而不匠、流畅而不矫饰,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你从中看不到任何媚俗的趣味,却能感受到人与自然与动物之间的那种和谐的自然境界。
藏獒是精致与粗犷的完美结合,雪域高原的伟大精灵,它剽悍,勇敢,顽强,冷酷,深沉,自由……藏獒是国际公认的世界诸多猛犬的祖先、最不畏惧任何暴力的犬种,堪称古老犬种的活化石,是青藏高原的原始稀世犬种,被犬学专家称为“东方神犬”、“中华神獒”。首先着力于藏獒的威猛。要处理好这一点,就得像庄子笔下那个善于解牛的庖丁,其解牛的身手之所以能达到游刃有余的地步,就在于他解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解牛如此,画獒亦当如是。要将这种高原奇兽活脱脱捉到尺幅之间,画家就得精熟獒之形、獒之姿、獒之神这三重递进的艺术关节。獒之形是画獒的基础,涉及獒的身形轮廓、毛发质地;獒之姿是獒的外部动态,站立踞卧扑击咆哮是也;獒之神是獒的内在世界。
杨茗媛所画“佛作品”的灵感来自于佛教的一些加持,使得他的每一幅画都充满灵性。尤其是他的原创作品——童子拜佛,更是被大众所喜爱。更有甚者,来自于香港、台湾、澳门乃至外国的一些商人或者藏家莫名前来,纷纷请回家中。
杨茗媛在创作中,十分讲求“造化”和“心源”的融通。“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内心的感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就是说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的美对于这一转化过程,必须先经过画家主观情思的熔铸与再造。必须是客观现实的形神与画家主观的情思有机统一后的产物。作品所反映的客观现实必然带有画家主观情思的烙印。
杨茗媛要表达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动物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是有内容的。他们有时看上去威猛,有时又看上去很温柔,有时看上去悲伤,有时又看上去很快乐,这些都需要画家认真地去观察、去体会。只有这样,才能用手中的画笔去表现。这些动物画作是画家用洒脱灵动的笔触,创造出的一种符号式的“心象景物”。在她的作品中,背景被淡化,画面中富有激情的笔触呈示出动物鲜活的动态和特别的效果。画家直抒胸臆,以大胆的色彩取其形神。这正是杨茗媛艺术上的创造力使其作品由“写意”向“写心”的转化。
在艺术上不断前行的同时,杨茗媛还用大爱温暖着她所爱世界的人和物,无论是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还是地震洪水灾害中的灾民,她都积极参加各种义卖,将所得的善款全部捐献。
杨茗媛人生格言“活着创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