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理论探讨

“协调发展”是中国特色的新理念

时间:2017-05-11 09:33:12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中国健康新闻网讯 据新华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常态是一个客观状态,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状态,是一种内在必然性,我们要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不协调难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就必然要提出和落实协调发展的新理念。

  协调发展理念蕴含着事物具有普遍联系的辩证思想

  经济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的,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都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需要认识其真实联系,依据固有联系来改善其状态,建立新的最佳联系。协调发展就是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促进全社会的整体良性发展。我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中西部、长江带、东北区和“一带一路”等不同的区域间及其内部,有着广泛的交互共生的各种联系,需要协调发展。国内区域协调的重点在于,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目前,我国区域发展不协调现象仍然存在,尤其是西部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仍然是发展短板,要尽快补齐这个短板。协调政策应首先是重点支持“最短板”的那一地区和领域。同时,不能让民族团结安定较好的地区“吃亏”,即支持的力度不宜低于不安定的地区。应让安定团结的民族地区首先富起来,发挥示范效应。要运用统计资料和客观事实来公开地宣传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整体对各个民族地区的多方支持(民族地区的收益),大大超过了民族地区对全国整体的自然资源支持(民族地区的支出或成本),因而民族团结安定能有益于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协调发展蕴含着对立统一两点论的辩证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辩证法、两点论”。也就是说,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我们一贯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但两个文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依然存在,因而“十三五”规划纲要特别提出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内涵,经济文化发展和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等“硬文明”指标容易实现,但与人的价值观、诚信、伦理、信仰等相联系的精神文明或“软文明”提升程度,则需要加强。两种文明是密切相关的,如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这涉及到物品、物质文明,但首先还是人品和精神文明出了问题。应以党中央反腐败的决心和从严精神为典范,从思想舆论和行业规定两个方面狠抓商界的诚信、政界的作风、媒体的文风、学界的学风、社区的民风、部队的军风等。要在各行各业普遍建立“软文明”的规章制度,从严实行奖惩办法。要大力宣传雷锋精神和新时代各行各业的精神文明标兵,并渗透到国民教育体系和党校教育体系之中。要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人生观价值观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有机结合起来,知行合一地推动个人和群体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伦理建设。各级党政部门要充分运用和完善已有的精神文明衡量指标体系,将其作为考核干部和所在单位与地区的约束性指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项工作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取得扎扎实实、让广大群众有获得感的明显成效。

  协调发展蕴含着量变和质变相互关系的辩证思想

  经济等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就要坚持适度原则,重视量的积累,学会优化结构。目前,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重点在于,逐步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尤其是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质与量及结构方面,有几个问题迫切需要关注和解决:一是城镇化质量亟须提升。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超过50%,而实际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不到40%。二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服务亟须保障。被统计为城镇人口的大约2.4亿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未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三是大中小城镇空间分布和结构亟须改善。东部、中西部的城市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中小城市集聚产业和人口不足,大城市则“大城市病”严重。四是城乡建设特色亟须加强。一些城市贪大求洋而导致建筑等“同城化”,一些农村地区简单采用城市元素而导致乡土特色文化流失。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要确立量变和质变相互关系的辩证思维,加强制度安排和分类指导,不急躁、不拖延,因地制宜地有序促进各具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尽快确保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大力加强新市民的职业教育培训;推动城镇化与信息化、工业化、绿色化、农业现代化、交通便捷化和生活高质化这“七化同步”,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协调新型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优化布局,集约高效地推进城镇化,提高国土空间利用效率。

  简言之,我们要科学掌握和运用协调发展理念蕴含着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增强发展协调性和整体性,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大领域建设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开创治国理政的新局面。

  (作者:程恩富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主任)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著名圆珠笔画画家郭艳倾情创作情系北京冬奥会
著名圆珠笔画画家郭艳
馆陶县网约护理服务架起便民“连心桥”
馆陶县网约护理服务架
邯郸市馆陶县中医院:天使“飞”进百姓门 患者享网约服务
邯郸市馆陶县中医院:
点滴爱心 汇聚希望 市民无偿献血有了新去处
点滴爱心 汇聚希望 市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服务条款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免责声明
京ICP备10039517号
频道识别号:011050312012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4363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