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是实施旅游扶贫的基础,找准路子是实施旅游扶贫的关键,塑造品牌是延伸旅游扶贫的生命。
山东博山创新四种模式主推旅游扶贫
本报特约记者 李园园
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精准扶贫论坛” 于9月25日上午在中科院举行,山东淄博市博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森以“创新四种模式,主推旅游扶贫”为主题,介绍了博山旅游扶贫的经验与体会。
李森首先介绍了博山区的基本情况。博山区作为起步较早的老工业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较快,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差别较大,部分山区仍然较为落后。2013年以来,博山区先后提出了“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扶贫目标,到2015年实现全区建档立卡的86个省定贫困村中有55个通过发展旅游实现脱贫,7.6万名贫困人口中有6.2万依托旅游实现脱贫。
据李森讲,博山区旅游扶贫有四点策略和方法。一是守住生态底线,奠定旅游扶贫基础,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等口号;二是推动资本进山,加快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全力打造“乡村旅游·特色种植”品牌模式;三是吸引游客进山,提升贫困地区的旅游知名度,积极推进“互联网+乡村旅游”模式;四是强化政策进山,提高发展生态旅游积极性。
围绕论坛主题,李森重点介绍了博山区旅游扶贫的四种模式。“共同致富模式”。主要涉及年终旅游收入的现金分红与物质奖励。“资金转换模式”。当地政府将国家扶持资金100万元的70%落实到该村贫困户,将该部分资金投入到农家乐专业合作社,并开放了股权证,实现了扶贫资金效益最大化和贫困户村集体双收益,真正实现了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特色采摘模式”。以观光农业、采摘农业、体验农业为切入点,成立有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种植有机果蔬,被评为“中国有机采摘第一村”实现全村居民增收。“品牌带动模式”。打造猕猴桃品牌,通过大面积种植,使得全镇年销售收入达到5000万元,惠及农户近3000户,年人均增收3万元以上。
最后,李主任分享了博山在旅游扶贫工作中的心得体会。他指出,解放思想是实施旅游扶贫的基础,找准路子是实施旅游扶贫的关键,塑造品牌是延伸旅游扶贫的生命。
本次论坛聚焦精准扶贫,通过各领域嘉宾的报告分享,让论坛参与者和社会各界加深了对精准扶贫政策与实践的了解,对推进精准扶贫具有积极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