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旅游文化品牌 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大力推进大云山旅游文化宣传工作
充分利用区域特色资源,培育旅游目的地品牌,已成为当今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旅游景区只有蕴涵厚重的文化底蕴,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县大云山为邵东最高峰,地处邵东县境东南。因其形似牛,俗名大牛山,别号耶姜,又名白云峰。大云山景区是佘湖山省级风景名胜区的组成部分。
大云山海拔1020米,全长100余公里,宽跨40余公里,一脚踏邵阳、衡阳、祈阳三阳,属南岳七十二峰之一。大云山山、水、石、林景观独特,地形逶迤,地貌岿险壮观,峰峦拔萃,形体各殊,环境优美,令人神往。大云山景点众多有鸡冠峰、南天柱、乌龟岩、道士洞、蟒蛇洞、一线天、鸭婆石、猴子石、道士石等以及建于唐代的48庵遗址,这些庵可遥相呼应,相互传递信息。此外,大云山的万亩竹林远近闻名,也是著名的影视拍摄基地。
大云山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去年已经在山顶区域修建了8米宽、5公里长的水泥公路,在山腰的一线天景点修建了6米宽、3公里长的水泥公路,供电、通讯设施完善,高压电线架至山腰,具备良好的开发条件和开发前景。我们要充分利用大云山得天独厚的优势,坚持走乡村休闲游的发展路子,为广大游客提供良好的休闲娱乐活动场所,加快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一)编制开发规划
加强旅游部门与住建、农业、林业、国土、规划、文广新局等部门的对接,把整个佘湖山风景名胜区,包括荫家堂、佘湖山、大云山、烟竹岩和流光湖休闲旅游区连成一片,把乡村休闲游、现代农业园区、美丽乡村的建设等糅合在一起,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体现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来进行统筹谋划,聘请相关专家,精心编制好旅游开发规划。县建设局发挥职能,借助资源,逐步推进,景区带小镇,帮助指导、规划、立项、申报堡面前镇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特色小镇”。
(二)完善基础设施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旅游接待条件。进一步建设好旅游景区道路、游客接待中心、购物中心、管理中心、停车坪、标识标牌、旅游厕所等。目前,我市正在大力推进“四边五年”绿色行动计划,认真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因此,我们应该结合大云山景区实际,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地开展绿化美化工程。在景区各项设施得到全面提升的同时,绿化面积不断扩大,景区的整体形象得到有效提升。
同时,鼓励当地民众设立高标准的“农家乐”,对硬件和软件条件具备的授予“乡村旅游星级示范点”和“乡村旅游星级示范户”,然后向游客公布或推介到旅行社。宣传、发动都市一族来到乡村农家,呼吸田野新鲜空气,爬山、植树、种菜、垂钓,尝一尝农家果,品一品农家菜,实现“一日观光游”到“多日度假游”的转型。
(三)加大宣传力度,助推旅游业发展
认真分析客源结构,通过微信、电视、网络、报刊、广告、短信、节庆、户外广告牌以及制作专题片、组织县内外各文艺协会的会员们开展多种形式的文艺采风活动,通过散文、诗歌、民间传说故事、诗词、楹联、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多种形式,进行有影响力的、针对性的旅游宣传,积极拓展客源。同时,与旅行社加强合作,通过策划、包装几条旅游线路,利用亲子游、水果采摘游、工会组织游等活动组织周边市县及市内、县内游客游大云山。
(四)提升景区文化包装,讲好大云山故事
名山之有名,就是有文化,比如中国的“五岳”就是文化山。文化是一个景区的内涵,是一个景区的精华,它彰显着景区的生命张力。即使像我们大云山这样依托生态自然资源的旅游地也必须重新认识山水文化魅力,有必要进行文化提升。因为从美学和风景学的角度看,自然的本质无非是人内心的对象化。山水风景是旅游者人格的对象化。钟嵘《诗品》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形象地揭示出旅游者与大自然交融的美妙境界。景区的提升和包装重要的是挖掘文化积淀,盘活非物质遗产,为广大游客讲好故事。当然,讲故事不是胡编乱造,而是应梳理好景区文脉,达到转好文化资源,提高景区品位,增加景区文化内涵的目的。
(五)开展人才培训
加大当地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力度,通过送教上门、办培训班、结对帮扶等方式,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不断提升经营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六)开发旅游商品
大云山所在地堡面前乡土特产丰富,红薯粉丝、黄花菜、笋子、蕨菜、土鸡、土鱼、腊肉、猪血丸子等都富有特色,应加大宣传力度,推介土特产,开发旅游文化商品。
总之,大云山的旅游文化价值巨大,具有很好的开发潜力潜力,希望堡面前乡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抓住契机、加强协作、密切配合,不断创新旅游发展理念和思路,能够充分利用大云山丰富的旅游资源,提供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合力发挥集聚效应,共同将大云山打造成为山美水美人更美的旅游胜地。(作者:邵东县委常委 宣传部长 刘永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