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北京部分小区出现蜱虫的情况,15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透露,截至15日早上,北京市未收到蜱虫咬伤人的报告,而且未在蜱虫、其他动物或人身上发现新型布尼亚病毒,即俗称的蜱虫病。 蜱虫一般呈红褐色或灰褐色,长卵圆形,背腹扁平,从芝麻粒大到米粒大不等。“市疾控中心还没有接到有关蜱虫咬伤的报告。”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介绍,目前只能确定在昌平回龙观地区出现了蜱虫,疾控中心已去当地排查。但也有可能存在人被蜱虫咬伤,因病情并不严重而未去就诊的情况,总之未接到相关报告。 目前昌平区的居民小区已经开始对蜱虫进行消杀,不过,全市并不会进行大规模的消杀。每年4至8月,北京郊区都有蜱虫出现,6月正是高峰。北京的蜱虫主要分布在山区和远郊区县,城区很少见。偶尔在城区见到的也是从山区带回来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没有必要在全市进行大规模消杀。 疾控中心的专家介绍,实际上,即使发现被蜱虫咬伤也没有必要惊慌,及时到医院就诊即可。2009年至2010年,中国就发现了“蜱叮咬病”。当时在河南、湖北、山东、安徽、江苏、辽宁等地出现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证实,这是由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所致,该病毒被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因和蜱虫叮咬相关,所以冠以“蜱叮咬病”。 由于病死率较高,今年4月,北京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就开始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病例进行监测。截止到6月14日,全市共报告疑似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病例20例,但经疾控中心检测,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均为阴性,本地病例中新型布尼亚病毒检测也均为阴性,也就是说这20例被证明都不是“蜱叮咬病”。 另外,北京市还在密云县和怀柔区设立监测点,监测内容为两类,一类是蜱、白蛉身上新型布尼亚病毒和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感染状况,疾控部门工作人员从山间捕捉了97只蜱进行新型布尼亚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另一类是蜱虫喜欢叮咬的鼠、牛、犬等动物身上有没有新型布尼亚病毒,工作人员已经采集了81份老鼠血清和19份狗的血清进行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均为阴性。 也就是说北京市目前还没有在蜱虫、其他动物或人身上发现新型布尼亚病毒,即俗称的蜱虫病。疾控中心表示,将积极开展蜱传疾病的监测和预警,一旦发现异常情况,会及时向市民发布预警。 (责任编辑:孙晓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