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发布的《中国城市临终关怀服务现状与政策研究》指出,全国每年大约需要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病人超过750万人,且临终关怀等方面的需求在日益增长。实际生活中,提供临终服务的机构的很少,临终关怀床位寥寥可数。广东省家医协会常务副会长吴育雄指出,临终关怀首先不要过度治疗。“80%的医疗费花在最后一个月”,在临终期,很多患者已经不能自由表达意愿,孝子贤孙们往往要求医生“尽最大努力抢救”,结果患者带着一身痛苦,满身管子、针口离世。(3月31日《广州日报》)
提供临终服务的机构临终关怀的对象主要是60岁以上受疾病困扰的临终老人、植物人以及癌症晚期患者。这些人都明确进入无治疗意义的临终期,半数以上的老人希望放弃抢救,在家安然离世。这个时候,他们最需要的是亲人的陪伴,是直面死亡的勇气。
对挽救无望的患者来说,死亡近在眼前,快则几天,晚则数月。他们的死亡,谁做主?按理来说,他们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有权选择离世方式。比如,一个晚期绝症患者不愿意再继续接受治疗,他(她)的亲人应该尊重其意愿,让其尊严地死去。在死亡不可逆转情况下,停止延命的医疗措施,任由生命自然逝去,以减少不必要的抢救带来的痛苦延续,是对患者最深重的爱。
但传统的中国人无法接受。对讲究孝道、仁爱的中国人而言,哪怕明知亲人没有治愈的希望,也要尽最大努力为其延续生命。倘若插满全身的管子可以帮助亲人多存活一段时间,家属通常是不会要求医生拔掉管子的。一方面,家属担心放弃治疗会被人指责为不孝、残忍;另一方面,家属不愿意在自己的余生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
任何一条生命都值得尊重,挽救无望患者的生命也不例外。但同时,挽救无望患者追求死亡方式的权利也不应该被剥夺。对那些自愿放弃治疗的挽救无望患者,家属最真的爱,就是接他们回家,而不是将他们送上手术台,接受毫无意义并且十分痛苦的治疗。
生命的价值不仅在于其长度,更在于其宽度和高度。倘若病人在管子的帮助下毫无意识地或者痛苦地生存,这样的生命长度再长,于己而言都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惟一的意义在于,可以让家属在以后的日子里过得问心无愧。拔掉挽救无望患者身上的管子,让他们尊严地死去,听起来是残忍,但是病人承受的痛苦,又有几人知?诚然,在医疗领域存在奇迹,有极少数被医生宣判为“死刑”的患者经过治疗和患者自身的努力最后康复了。但是这样的奇迹实在是太少了,否则也称不上是奇迹了。所以,在不可避免的死亡面前,生命的质量比什么更重要。挽救无望患者自愿放弃生命,表明的是一种坚强的信念:在任何时候,生活都是有价值的,在生命的尽头尤其如此。有生便有死,死亡和出生一样是客观世界的自然规律,是不可违背的,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事实,正视死亡才使生显得有意义。
当抢救对危重病人而言意味着无谓、只能增加其痛苦时,放弃治疗,让其在最小痛苦中离世,是对人世最好的、有尊严地告别。无谓地抢救不是最好的临终关怀,最好的临终关怀是在临终者临终前,握着他(她)的手,陪伴他(她)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