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那年,一天,他对父亲说,他要正式求学,要去上大学。父亲辞去工作就带他到了北京中央音乐学院。
考试开始了,一曲《二泉映月》,只听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舒张而缓慢地流淌着。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一步步变得激越高昂。不禁让人们强烈地感受到它的那种势不可挡的力量!是的,那是一种对命运的抗争,是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接下来,一曲《空山鸟语》,又一曲《寒春风曲》,赢得的是如雷鸣般的掌声一阵又一阵。音乐学院的领导与教授们当场拍板:这个学生我们录取了!
也许有人会认为,与那些一同入学的同学比,他的年龄似乎偏大了一些。可是,当你知道他是一个盲人,而且在入学的年龄之前就完全失明,对于他那精湛高超的演奏恐怕也就只能是惊异和叹服了。
从记事起,那些年在他的印象中,除了春节在家里外,其他时间几乎都是父母带着他乘车乘船,到了目的地后就急匆匆进入满是穿着白大褂医生护士的医院。他也不知自己动过多少次手术,可每次拆线后,见到的却总是母亲的眼泪。
直到有一天,他再也看不到母亲脸上那令人心悸的颤动着的泪水了,只能听到母亲嘤嘤的啜泣声。这一年他6岁,是的,光明从他的眼前全部消失了。
原来,不幸的他只有6个月大时,青光眼就缠上了那双对世界充满好奇的眼睛。一直治疗到4岁多时,医生开始婉劝他的父母:无论怎么治,孩子将来也只能与黑暗相伴了。可深爱着儿子的父亲说:“我就不信娃儿的眼病治不好,治遍了中国我再来跑外国!”然而,希望到底还是破灭了。
他知道,就是因为自己的病,几乎让妈妈没有了欢笑声。他要今后以充满阳光的心对待每一天,不再让妈妈感到生活是那么沉重。于是,他对妈妈说:“妈妈,6年中,那些草儿树儿的绿,那些稻儿豆儿的黄,那些河儿湖儿的蓝……它们总是睁大一双明亮的眼睛看着我,我的心中亮着呢!”妈妈听他这么一说,还真的笑了。
正如人们所说,上帝关闭了一扇门,必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他的失明,却让他的听觉有着不曾有的敏感。一天,他坐在门前的台阶上,有一种声音传过来。那是邻村的一个老人在卖艺,一路走着,一路让二胡声漂洒过来。
他顿时如同听到了仙乐梵音,随着飘洒过来的二胡弦律的变化,只见他那脸上的表情如七彩以及变幻的天空,忽而有着或如朝阳破晓雀儿噪晨暖红色的喜悦之色,忽而呈现出或如狂风怒号浓云密布的暗黑色的滞重之色……这时,妈妈刚好来到他的身边,她简直被儿子脸上的表情惊呆了!
当琴声远去时,他感知到了妈妈就在身边,于是对妈妈说:“这音乐太神奇了,我要学拉琴。”
几天后,爸爸就给他买来了一把市面上最好的二胡。随之,妈妈带着儿子进了那位拉二胡老人的屋。老人是一位十分善良的人,不怕孩子残,不怕他们家里穷,只担心孩子没有音乐的天分。
当老人将一支曲子拉完,问他听到了什么时,老人完全被这个不到10岁的孩子对音乐敏锐的感悟震撼了!原来老人只听到跪在地下的他说:“我听到了月亮、水声,还有伤心、人语。”老人激动地一把拉起孩子,说,“你这个学徒我收定了!”
从此,9岁的他一边学习文化,一边学习练琴。不说文化学习成绩优异,只说学练琴,白天,他让阳光、溪流漫入自己的琴弦;晚上,他让月光、流雾浸润他的弦律……两年后,老人对他的母亲说,孩子是一块拉二胡的料,可惜我就只有这点水平了,你一定要带着孩子去拜访名师啊!
听了老人的话,妈妈不禁叹息了一声。从妈妈的叹息声中他知道了妈妈的心思,妈妈是说家里拿不出钱来请名师啊!他说:“名曲就是名师,只要妈妈为我读谱,我一定要把所有的名曲学个遍!”
从此,他每学会一支名曲,就去拉给一位音乐老师听,经老师指点校正后,他回家后再练,直练到连名家也听不出任何差错后,他再开始练下一支曲子……
在进入中央音乐学院不久,他就通过了国家10级,即最高等级的二胡演奏水平考试。他还参加了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一年后,他又被选拔参加了中国残奥特殊艺术专场会,臻入化境的演奏使得他声名大振。
这时人们几乎都说,他们家的寒冬已经过去了。是孝心让他成就了自己,以他的出场费回报父母家人已是绰绰有余了。然而,拼搏出二胡最高境界的他并没有走名星路,而是对父母说:“我要回到家乡办一个残疾人艺术团。”
其实,母亲早就知道儿子的心思。那还是在他5岁父母带他求医时,看到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们,只因身有残疾,不得不在贫穷和痛苦中饱受煎熬。小小的他,不知为那些折断了翅膀的哥哥姐姐们流了多少泪!母亲知道此时的他,是要让更多的残疾孩子有能力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啊!
他就是出身于河南洛阳伊川县葛寨村的张国辉。
最懂得他的心的父母亲当然会全力支持他。如今,“洛阳市国辉残疾人艺术团”走遍了中原大地。艺术团的固定编制已近百,还有了演员宿舍和属下的酒楼。张国辉在为人们送去美好艺术享受的同时,也为残疾人打造出了艺术以及人生幸福的天堂。
老我老以及人之老。当一心要让孝心走出家门时,即便他只是一个折断了翅膀的天使,他也会用自己那不屈的强劲的飞行所卷起的罡风,震落掉天空沉沉的阴霾,为自己和那些苦难的人开创出一片明丽的天……(韦春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