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灵驿站

把孩子的“心事”放在心上

时间:2025-11-04 16:04:4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

  北京一家心理专科医院的临床心理科曾统计出这样一组数据:2022年,18岁以下住院患者占比达81.95%;而2015年时,80%的住院患者都是成年人。

  “二八比例”的逆转,反映了当前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状况面临的境况,全社会必须予以重视。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凸显,背后成因很复杂,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于面向心理健康问题的检测技术进步了,检测理念也更新了。换句话说,得益于心理健康防护网织得更密,一些过去难以发现,或者说被当作“孩子常有的小毛病”而忽略的心理健康问题,在今天得以被正确看待。

  以前,孩子们要是跟大人说“我腰疼”,多半会被一句“小孩子哪有腰”打发走。培育健康素养需要时间,到今天,人们意识到,孩子们当然“也有腰”,当他们喊疼,可能暗示着肌肉损伤甚至腰椎侧弯的风险。

  腰疼是这样,心理健康亦是如此。过去有的孩子反复做一件事,今天知道了,可能是强迫症;以前孩子看人眼神躲躲闪闪,大人觉得是不自信,今天去查,可能就是阿斯伯格综合征……心理健康就诊率的提升,本身就说明国家社会和家庭重视这个问题了。

  再者,当前青少年儿童的学习生活环境与以前大不相同,压力也不可同日而语,但排遣压力的渠道却在压缩。笔者的学生时代,不少同学虽也是独生子女,但小伙伴之间玩得不亦乐乎。上学路上结伴坐公交,一人一只耳机分享MP3;下课后一块儿跑向学校后门,掏出几块钱隔着栅栏跟超市老板买几根烤肠,今天我请,明天你买单,学生们打打闹闹、叽叽喳喳又回教室背书了。

  今天的青少年是伴随智能终端设备成长的一代,屏幕是通往无限世界的窗,也映照出咫尺之内的孤独——网络那端,世界很辽阔也很荒凉。虚拟社群里的学生,熟练地点赞、评论、分享,维系着热闹的“弱连接”,但在现实的教室与家庭里,他们有时却感到困惑。

  育人如养花,需要耐心与巧思。

  《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十条措施》切中肯綮,对缓解考试焦虑、培养健康用网习惯、心理健康监测预警都做出了周密部署,从“心”开始,多方共同筑牢孩子心理健康这道防线。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多元服务践初心 暖心行动惠民生——记金安村志愿服务队的为民实践
多元服务践初心 暖心行
量子科技为湘硒农业赋能,神航科技于长沙启航,剑指千亿赛道
量子科技为湘硒农业赋
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举办河北省核医学专题研讨会
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
神航量子千度硒技术助力产业创新论坛在济南成功举办
神航量子千度硒技术助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服务条款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免责声明
京ICP备10039517号
频道识别号:011050312012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4363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