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疗一张卡,已覆盖23家三甲医院、4个区的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00万人有了终身电子病历。这张网络名为医联工程,自2006年10月启动以来,已为1600万人建立了档案,其中可供查阅的诊疗记录6500万份,医嘱信息3.2亿条,检查报告350万份。 如今,这张网络已成为深化医改的重要举措,病人求医问药逐渐不再那么烦、难、贵。 据悉,“目前医院的电子病历、影像、存储等信息化资料,使得医联工程具备信息共享的基础。”现在,医联工程已实现了“一卡、一库、一网、一平台”,即一张社保卡或医联卡,一个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临床信息和管理信息的中心数据库,一个连接各医院的网络,一个医院间临床信息共享平台。 “每次患者去医院治疗,他的信息就存入数据库,数据库也就不断更新。所以说,这是一个‘活’的档案。”高解春解释道,不仅是三级医院,即便在社区卫生中心,孩子从出生伊始的血型、疫苗接种、健康信息等资料,成长的每一步都被纳入信息库。“医联工程最终目标是覆盖全市所有医疗机构,上海将实现人人享有电子健康档案,档案将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高解春说。 据测算,医务人员每天检索医疗档案9万余次,大大提高了诊疗质量。简化就诊繁琐程序,患者省时省心省钱。 “从服务病人角度出发,宗旨是让病人得到更加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医联工程建起来了,今后还可以开发出更多的功能”。瑞金医院计算机中心副主任何萍细致地勾勒出信息化医疗的便利:急诊辅助系统可以为没有带卡的急诊患者检索诊疗、影像即时通和影像网络会诊,可让两家或多家医院的医生进行咨询交流、网上会诊…… 与网络查询相比,医联工程的信息共享,还为抑制医院过度医疗、重复检查、重复用药提供突破口。对此,何萍坦言,无论是从患者的角度还是医院的角度来看,诊疗信息共享不仅能有效避免重复就医,降低医疗费用,还能对医院和单个医生的诊疗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 医联工程的“同类检验检查提醒系统”可对患者一个月内的同类检验检查信息以及两周内重复或超量用药等诊疗信息提出警示。这为降低医生大处方、滥检查提供帮助。目前,系统已覆盖29个常用检验指标、CT等大型影像学检查项目,并将上海医保用药全部纳入提醒范围,重点提示抗生素类药品使用。据了解,该系统自7月1日开通以来,3/4的“提醒”被医生接受,这些“提醒”大大减少了病人的医疗费用。 “对于医生和病人来说,这都是一个监督和约束。”何萍分析说,如果一位医生经常拒绝“医疗安全提醒”或“同类检查提醒”,数据平台就会接收到相关信息,达到一定数量后,会由院方与医生沟通,查明其拒绝的原因。同时,也提醒病人合理用药,杜绝了某些病人多开药、重复开药的漏洞,最大限度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 据悉,今后平台上的医院就诊量、医生检查检验情况、医保基金使用等数据,还将作为医院管理者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这为卫生机构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能力提供了可靠抓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