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新闻网讯 (通讯员 何鑫) “李某,你好。因你提出根据对方的表现再决定是否立案,故我们对你之前递交的诉讼材料做暂不立案处理,待你确定立案时,请再次按相关规定递交民事诉状等材料。你已交的材料因你未提供地址,我们暂时代为保管。你是否同意”?这是四川省岳池坪滩法庭杨法官通过自己的工作微信号向李某发出的一条微信。很快对方回复了:“同意”。至此,一件看似普通却又动人心弦的家事纠纷在杨法官的手中得以暂时平息。
2018年1月24日,在院机关处理案件的杨法官接到了立案庭同志的电话。“杨法官,刚好有个你们坪滩法庭的案件当事人来立案,这个人是外地的,请你尽快来一下”。很快在立案大厅杨法官见到了这位特殊的当事人,之所以特殊是因为杨法官发现这名叫李某的原告是成都都江堰人,第一次来到岳池,而在2018年1月5日这一天她刚生下了一个体重只有1250克的早产儿。李某此时原本应该还在月子里静养,却千里迢迢来立案要求与丈夫宗某离婚。在交流的过程中,李某说到自己还在保温箱里治疗的女儿,情绪有些失控。通过沟通得知,李某的女儿因早产出现了多种并发症状,需要大量的医疗费用,李某的家境并不富裕,于是李某的母亲要求宗某回老家借钱给孩子看病,但宗某回老家后迟迟没能借到钱,于是夫妻俩闹起了矛盾,李某的母亲便要求李某到法院来起诉与宗某离婚。从言语中杨法官感觉到,李某自身对其丈夫宗某并没有多大的意见,之所以来立案主要是因受其母亲的影响。
看到李某如此特殊的情况,杨法官立刻拨通了宗某的电话,电话那头宗某在得知李某孤身一人来到岳池时,便提出马上要到岳池县城来接李某,听到此处杨法官更感觉夫妻两人只是出现了小矛盾,并没有达到离婚的程度。由于宗某在离县城较远的一个镇上居住,于是杨法官便开始了长达3个小时的电话沟通模式,最后小两口约好第二天一起回成都去办理女儿的上户事宜。走出法院的大门已是晚上7点,天色已晚,考虑到李某人生地不熟,且连自己住的宾馆也说不清楚,杨法官便陪着李某凭着她的记忆把他送回了宾馆,并再三叮嘱她,如遇到什么问题要及时打电话。
次日中午,李某打来电话告诉杨法官,自己已经与宗某一起回到了成都。之后杨法官也没有再收到李某要求立案的电话,她还发现李某的微信号从之前的“伤痛的心”变成了现在的“家和万事兴”。过年时,李某还通过微信给杨法官发来了新春祝福。但因杨法官手中还收着李某的起诉材料,于是便有了文中开头的那一段对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