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孙长林)8月12日的馆陶大地,秋高气爽,草木葱茏,正式进入春华秋实的丰收季节。在馆陶县召开的“邯郸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现场观摩暨调度会(馆陶县)”上,馆陶县中医院院长韩建书向大会做了《坚持‘四个三’模式 促进中医医共体建设群众‘十二分满意’》的典型发言。
韩建书院长首先向大家简要介绍了馆陶县中医院发展历程和医院建设等基本情况。韩建书说,近年来,按照各级卫健部门的安排部署,在馆陶县委、县政府领导下,馆陶县中医院以中医医共体建设为抓手,强化中医医院龙头带动作用,通过实施“三项措施”“三个一”“三种体制”“三强化”,倾力打造“党建、管理、医防、特色”为主的中医医共同体,实现了“3+3+3+3=12分的满意”,打通了中医中药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韩建书从“实施“三项措施”,构建党务共同体;提高医共体组织领导力,建设资源共享的医共体;实施“三个一”战略,建设资源共享的医共体;创新“三种体制”机制,建设医防一体的医共体;落实“三强化”措施,建设中医特色的医共体”等四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了馆陶县中医院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主要做法。
韩建书院长自信地向邯郸市卫健委领导报告,馆陶县中医院通过实施“四个三”模式多措并举持续发力,中医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有序推进,在四个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一是馆陶县中医医共体党委及成员单位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升。党建与业务互融共进,推动基层卫生院全面高质量发展,初步实现医共体共建、共享、共赢的发展目标。二是老百姓医疗费用持续降低。住院次均费用由2018年的6429元下降到2022年的5641元,平均住院日连续5年来均保持在7天以内,目前降至6.2天,报销比例由2018年的63.7%提高到2022年的71.5%。住院次均费用逐渐下降图。报销比例逐渐上升图。三是分级诊疗效果持续显现。馆陶县中医院抽调组织50多名专家团队到乡镇卫生院坐诊帮扶,诊疗人次达2万人次,帮建临床科室5个,开展手术50余例,开展新技术5项;2017年以来,医共体内上转患者2835人次、下转患人965人次。四是中医县域医共体医疗水平持续提升。2019年,馆陶县中医医院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三级中医医院创建单位”。2022年,县中医医院“县域中医医共体的馆陶实践”案例,被《健康报》社评为全国“2021年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优秀典型案例”。2023年8月8日,《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实践案例(2022)》正式出版发行,馆陶县“三个三”推动中医医共体高质量发展,被收录全国典型医共体案例。
会前,馆陶县领导陪同省市卫健委领导及参会人员,观摩了馆陶县中医院门诊大厅、馆陶县紧密型县域中医医共体展示长廊、北院区布局展示图、中医药博物馆、中医经典病房、艾健康超市等特色区域。武洪民介绍了中医医共体建设取得的成绩,邯郸市卫健委主任李之杰说:“馆陶县县委、县政府对县域医共体建设高度重视,县卫健局精心指导,中医院龙头带动、特色突出,各乡镇卫生院医共体成员单位积极配合、各显其能。馆陶县中医医共体建设让全县老百姓看病有获得感、幸福感,要认真总结典型做法。你们做的很好!”
馆陶县中医院党委书记武洪民表示:下一步,馆陶县中医院将全力落实以下三项举措,全力打造冀南中医名院,为健康邯郸做贡献。一是党建引领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院党委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把支部建在科室上,实行“双带头人”和“双培养”机制,使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二是提高综合救治能力。依托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新生儿和儿童救治“五大中心”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内分泌科、康复科、脑病科三个省级重点专科优势,提高了区域救治水平,使综合救治能力进一步提升。三是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助推彭艾产业发展,提高彭艾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开展中医进校园、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活动,对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中医健康指导、艾灸、足疗,为全县居民提供“医、养、康、保、防”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治慢病中的优势,由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心牵头在卫生院及卫生室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不少于10项,有效防治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使广大群众享受到“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为健康邯郸、创建冀南区域中医医疗中心,打造中医名院,再做馆陶新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