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淋巴瘤是第9位常见恶性肿瘤,但其发病率逐年增加,特别是年老人群,其增长速度更快。幸运的是,淋巴瘤并非不治之症,尤其是CAR-T细胞治疗这一精准、快速、高效的前沿技术,依托最新分子生物技术,利用人体自身免疫系统进行个体化治疗,大大提升淋巴瘤的临床治疗水平,带来了淋巴瘤治疗领域革命性的创新疗法,为淋巴瘤患者送去了治愈的希望。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作为国内成立最早、规模最大、实力最雄厚的肿瘤学基地之一,近年来积极发挥医院在华南及港澳台地区的中心作用,探索并创新应用CAR-T细胞治疗这一国际尖端细胞治疗技术。近日,从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黄慧强教授团队传来喜讯,一位5线化疗后复发淋巴瘤患者,借助CAR-T疗法实现完全缓解已逾两年(是目前中国首个上市CART治疗后,生存最长时间的患者之一)。
五线治疗失效,寻觅“一线生机”
今年61岁的患者吴先生(化姓)于2019年9月发现左前胸壁存在5x3cm的肿物,当年12月经完善检查确诊为“左胸壁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II期,IPI2分”。
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科,专家团队在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研判后,制定了严谨的治疗方案。然而,由于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病程进展快、侵袭程度高、治疗难度大的特点,患者在尽管历经5线(5种)强烈的治疗后,疗效评估仍为PR(部分缓解,肿瘤无法消除),未能获得CR(完全缓解),患者已无有效治疗方法,预后很凶险。
经专业的综合研判,黄慧强教授当机立断,建议患者尝试进行CAR-T细胞治疗。吴先生及家属详细了解CAR-T治疗的原理、中国首款CAR-T治疗药品(阿基仑赛注射液)的疗效,也得知黄慧强教授团队具有丰富的淋巴瘤治疗以及CAR-T细胞疗法应用经验,决定“放手一搏”。
随后,黄慧强教授、高岩教授带领团队经多轮探讨、充分论证,周密制定CAR-T治疗方案。2021年8月10日,治疗团队为患者进行淋巴细胞单采,按计划制备CAR-T细胞。经治疗组评估患者符合回输条件,2022年9月1日予FC方案清淋,9月6日顺利回输CAR-T细胞。在接受细胞回输的30天之后,患者复查PET-CT时欣喜地发现,他的肿瘤已达到CR(完全缓解),肿瘤完全消除。在之后的两年里,他多次复查,并加入免疫维持治疗,采用最先进的手段,确认患者一次处于完全缓解,身体状态良好,目前已完全回归正常生活。
全球领先科技,带来“全新突破”
淋巴瘤是常见的血液肿瘤之一,传统的治疗手段以联合化疗方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靶向治疗以及免疫调节药物治疗等为主。CAR-T细胞疗法是指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近年来作为肿瘤治疗领域的前沿科技逐渐走向临床,是一种精准、快速、高效的新疗法。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淋巴瘤,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生存期短的特点。近年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取得了较大的治疗进展,70%左右的患者能通过一线治疗获得较好的疗效,可以长期无病生存(治愈)但仍有30%左右的患者不够理想、疗效较差,甚至复发难治。这种情况下,CAR-T细胞疗法能够发挥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无法进行移植治疗或者既往治疗无效的复发难治性患者来说,带来新的希望。”黄慧强教授表示。作为我国恶性淋巴瘤领域知名专家,黄慧强教授从事肿瘤内科临床及科研工作长达40年,在恶性淋巴瘤的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尤其是各类复发难治性淋巴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同时,对于CAR-T细胞疗法的临床应用,黄慧强教授也有着独到的见解。“CAR-T治疗的效果与患者肿瘤大小、全身状态、免疫功能和既往治疗的敏感性等因素有关。因此,血液肿瘤医生需要认真把握关键因素,尽量为患者创造有利于CAR-T发挥疗效的状态。”
作为当下国际肿瘤治疗领域最为前沿、最为热门的治疗手段之一,CAR-T细胞疗法的临床创新应用还有很多值得探索和尝试的方向。未来,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将会持续开拓,为粤港澳地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的患者带去更多治愈希望。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厂商供稿,版权归其所有。本网站刊发此文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版权、内容等问题,请联系供稿方。同时,本网站不对所刊发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原创性等进行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对于因使用或依赖本文内容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