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历史,东北地区曾以广袤的黑土地、雄厚的工业基础、丰富的煤炭石油资源,担负着我国重要经济发展板块的重任,工农业发展都走在全国前列。新中国第一辆汽车下线于长春,大庆油田更是让中国摘掉了贫油的帽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近些年东北经济略显疲态。据媒体报道,2015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GDP增速分别是5.7%、6.5%、3%,在全国省区市中排名都是倒数几位。东北经济发展亟待新一轮振兴。 如何寻找到一条新的发展路径?“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中寻找机遇、打造亮点、拓展优势”,“要深入推进法治建设,着力打造全面振兴好环境”,“要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积极性,不断提升工作精气神”,“国有企业要深化改革,要‘借东风’”,“黑龙江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的审议,并与基层代表交流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从“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建设”等多个角度,进一步明确了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有学者分析认为,总书记的讲话激发了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信心,明确了东北振兴的思路,并对当地干部提出“不断提升工作精气神”的殷切希望。
为东北振兴支招“组合拳”:
全面深化改革才能走出困境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东北发展,不断提振东北三省发展信心。尤其在去年,总书记多次在不同的场合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发展,提思路,指方向,东北振兴发展的“路径图”日渐清晰。去年3月9日,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吉林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提到,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不能再唱“工业一柱擎天,结构单一”的“二人转”,要做好加减乘除;7月,在长春召开的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习近平就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提出了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鼓励创新创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12月,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并再次强调,抓好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重点要在4个方面着力。
7日,习总书记就东北发展如何“打好发展组合拳”提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在“重大战略”面前,要“用新发展理念衡量工作、指挥行动、训练干部”;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要“冲破束缚各方面创造活力的体制机制障碍”;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要“为可持续发展预留空间”;在“推进法治建设”方面,要“着力打造全面振兴好环境”。
有媒体分析认为,从全球经验看,老工业基地的突围,不是单纯地淘汰传统工业,也并非不顾客观条件地强行上马新兴工业,而是在新的历史机遇下,对旧有产业进行改造升级。正如供给侧改革的要求,提升供给质量,增加有效供给。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赵昌文认为,东北地区的根本出路在于经济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转型是基础。能否尽快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将决定东北地区的未来。“目前东北经济出现的困难,与缺乏一股强劲的东风激活优势资源与要素有关。这股东风就是全面深化改革。”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李政分析指出,东北经济增速较快下滑,正可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倒逼机制。只有使出狠劲,全面深化改革,由“等靠要”变为“闯改创”,才能真正走出困境。
强调领导干部工作“精气神”:
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
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确定的各项改革目标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人。纵观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可以看到,“改革促进派”始终是中国改革事业的重要推动力量。历史往往就是改革关键期与“改革促进派”的“耦合”。当下,东北地区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政策性资源配置模式明显后劲不足,体量庞大、管理粗放的国有企业转型艰难。
“要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积极性,不断提升工作精气神。”7日,在黑龙江代表团参加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着重理清领导干部的职责,并强调其工作的重要性。他指出,“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其中积极性又是首要的”,“要保护作风正派、锐意进取的干部,真正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敏在接受中国共产党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在新形势下,随着产业机构调整,东北经济社会面临的困难很多。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领导干部容易茫然失措,甚至消极懈怠。此次,总书记再次强调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就是要再次明确干部的“实干”精神,要脚踏实地带领广大群众克服困难,要起好“带头作用”,发挥“担当作用”。“用人导向是一个风向标,也是一面旗帜。”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原理室主任王金柱分析认为,用什么样的标准选人、选什么样的人,不仅决定着干部作风和干部队伍的发展,更深一层还会影响着民心向背和事业成败。正如媒体评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只要我们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拿出当年“闯关东”的精神,发挥创造力与实干精神,爬上陡坡、迈过高坎,定能看到无限风光。(万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