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新闻网讯 新华网北京11月20日电(刘映)11月19日,在第四个“1120心梗救治日”来临之际,中国医师协会携手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组织专家向公众发出“有胸痛,我要拨打120”的呼吁,并以此提醒所有的医疗救治人员“心梗救治,争取黄金120分钟”。今年,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以及全国20个省市还联合举办“1120心梗救治日”主题活动,将“有胸痛,我要拨打120”的理念推向全国。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常危及生命。目前,全国每年有近70万例心肌梗死(简称心梗)发生,但仅有3.5万例获得了及时规范的救治。如何在全国范围内宣传、普及急性心梗救治理念,构建急性心梗救治体系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为进一步规范和提高胸痛患者救治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发布了《胸痛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以下简称《指导原则》),要求各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胸痛相关疾病的救治工作,鼓励满足建设条件二三级医院建设胸痛中心。
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王斐在对《指导原则》进行解读时表示,文件的发布有利于推动各级医院的胸痛中心建设,促进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建设。国家卫计委将于2018年年初发布健康行动计划,计划中将把以胸痛中心为代表的五大中心纳入本次规划。
那么,如何让急性心梗救治更全面,更及时?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霍勇教授提出推动胸痛中心建设“三全模式”,促进我国急性心肌梗死防救治康的整体水平提升。霍勇表示,急性心梗的救治需要全域覆盖、全员参与、全程管理。胸痛中心的运营是“三全模式”的一种体现。胸痛中心的建设大大改善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情况,改善了患者预后。未来胸痛中心要拓展和延伸,专业内要将胸痛中心的模式推广到房颤中心和心衰中心,专业外要进一步拓展到院前急救,借助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心血管急救分会的平台,推动院前急救的分层次建设,包含基本转运型、协同救治型和院前救治型。同时通过胸痛中心建设延伸到后期康复以及二级预防。同时通过技术创新,例如远程心电传输、移动APP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急性心梗患者的全域覆盖。
当日,现场还进了远程讨论,上海、黑龙江、广东、天津、新疆、河北、河南、四川、湖北、陕西、广西、甘肃、宁夏、福建、山西、重庆、云南、贵州、江西、浙江等分会场主席同时远程视频分别介绍了各省市心梗救治工作的经验,对心梗救治体系建设建言献策。专家表示,在专业层面行动的同时,呼吁公众掌握急救呼叫方法和症状,患者能够在发病及时拨打120,相信专业的120队伍能够对患者进行有效急救、快速转运到正确医院接受正确的治疗,共同构建我国急性心梗救治一张网。
此外,当日还公布了“Save杯”2017年中国胸痛中心微电影大赛获奖影片。据悉,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胸痛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心血管急救分会、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中国胸痛中心总部联合主办的“Save杯”2017年中国胸痛中心微电影大赛,于2017年6月1日向启动中国胸痛中心建设医院征集作品,截至9月1日共收到作品84部,经过组委会筛选有79部影片进入大众评选阶段,经过为期20天的投票和组委会根据腾讯视频点击量、微信阅读量以及投票数量综合评审,共有60部影片进入专家评选阶段,经过专家打分后共有24部影片获奖。
24部影片从多方位、多角度展现心梗患者从发病到最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溶栓实现心肌再灌注的曲折过程。通过微电影的形式告诉大家,出现急性心梗的前兆时,千万不能犹豫和忽视,要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患者和家属一定相信医生,把心梗救治和决策的宝贵时间留给医生,为挽救心脏赢得黄金时机。同时,微电影中各医院心血管病专家,还通过微电影呼吁社会各界重视和支持心梗救治工作,进一步推动和完善急性心梗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做好公众健康教育和预防救治的宣传工作,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心梗急救能力的提升,最终提高心梗救治水平和成功率,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