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北京高三今返校 健康防护"一日攻略"来啦!

时间:2020-04-27 09:18:57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作者:

       编者按:随着疫情防控逐渐向好,北京市高三年级今日返校开学,如何做好预防工作?上课和室外活动需要戴口罩吗?孩子们在学校该如何防护?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开学“一日攻略”!

学生早餐应该怎么吃?

近日,张文宏医生在一次发布会上建议家长给孩子准备鸡蛋、牛奶等高蛋白的早餐,还强调了“不许吃粥”。中国食品辟谣联盟专家团成员、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阮光锋说:“张文宏说不许吃粥,其实说的是我们传统早餐习惯——喝白粥,加咸菜,再来点馒头、油饼、油条,或者干脆就只吃一大碗白粥。这种不健康的模式才是‘不许’的,而不是简单的不许吃白粥。”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正处长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对优质蛋白质的需求更高。如果还是按照中国传统的饮食习惯,早餐就喝碗白粥,吃点咸菜,那显然是不健康的。长期这样吃,只会耽误孩子身体的健康成长发育。阮光锋称,从健康角度考虑,至少要保证孩子每天的早餐中有蛋类、奶类等优质蛋白质,一杯奶、一个鸡蛋是比较健康而且容易操作的选择。

早餐应该保证三个要素的摄入。这三个要素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蔬菜。

1.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粮谷类。作为主食,他们是热量的主要来源。其中薯类食物如红薯、土豆、麻山药等也被列入主食之列。早上可以吃粥、面条或者馒头花卷等。主食一定要有,并且要保证一定的量。

2.适合早餐的主要蛋白质的来源是鸡蛋、牛奶和豆制品。牛奶是高蛋白食物的代表,建议热饮。

3.蔬菜可以补充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等。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蔬菜种类,烹调方式建议炝、拌、清炒等。

孩子如何佩戴口罩?

目前市面上口罩型号比较多,家长要按照孩子的年龄和脸型选择合适口罩。一次性外科口罩就足以满足日常所需。孩子不建议佩戴N95口罩,因为N95口罩会导致孩子佩戴时感觉憋气,甚至不由自主把口罩扯掉。应在孩子书包里多准备几个备用口罩,每4小时让孩子更换一个新口罩。

往返学校途中如何防护?

如果家里离学校不远,尽量选择步行,遇到人多的地方千万不要去凑热闹。尽量不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如果必须乘坐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需要全程佩戴好口罩,且双手尽量不要触碰公共物品,双手不要触碰脸部,同时随身携带一个免洗手消毒液,如果双手触碰到了公共物品,可以随时进行手部消毒。

进学校前如何防护?

进校门时学生之间应保持1米以上距离,家长接送孩子时也要避免扎堆聚集。

进学校测量体温时要注意,遇到孩子体温偏高(比如37.5度)也不要贸然判断就是发烧,因为刚吃完饭或运动后体温都会有所升高,建议让孩子在旁边休息3~5分钟后再测量一次,并详细询问其有无咳嗽、头痛、呕吐腹泻等症状。如果存在异常,建议联系家长及医院及时诊治。

上课时如何防护?

在教室里全程佩戴口罩,窗户保持打开通风,孩子擦拭口鼻的纸巾下课后丢入有盖的垃圾桶内。

下课及在室外上体育课时如何防护?

在户外、运动场,人员没有那么多,且人和人间隔较大的情况下,可以不戴口罩。注意避免孩子聚集、打闹。

在学校吃饭时如何防护?

建议学校安排学生错时就餐,每个学生之间保证一个空座位的间隔。餐前用肥皂或洗手液洗净双手,直到开始就餐前最后一刻才摘下口罩,吃饭时不要相互交谈。进餐结束后更换一个新的口罩佩戴,旧口罩丢弃到专门的口罩垃圾桶内。

学校老师、学生如果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时如何处理?

学生如果在学校出现发烧、咳嗽、咽痛、头痛、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向校医反馈并单独隔离起来,同时通知家长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如果学生在家出现上述症状,家长应及时向学校反映实情,排除新冠病毒感染且病情痊愈后可继续上学。如果学校员工或学生中如出现新冠肺炎病例,应当立即向所处辖区疾控中心报告,并配合做好密切接触者的隔离观察工作。

放学回家后如何清洁消毒?

回家后用肥皂(洗手液)和流水按照“七步洗手法”清洗双手。

取下口罩,放置通风良好处。如需更换,按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对文具、钥匙、公交卡等频繁触摸的物品可用75%的酒精擦拭。(人民健康网综合自中国妇女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华网)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走访建国党员 烛光社工在路上
走访建国党员 烛光社工
冀州区司法局三项措施助力文明城区创建
冀州区司法局三项措施
沂水县富官庄镇网格员: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普法活动
沂水县富官庄镇网格员
龙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
龙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服务条款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免责声明
CopyRighr @ 2000-2010 www.zgjkxw.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健康新闻网 - 中国第一健康门户网站 - 京ICP备10039517号
频道识别号:011050312012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4363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