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携手夕阳

江西慈善总会“扶自立”项目关爱扶助残障人士

时间:2017-12-18 15:19:17  来源:新华网  作者:

    对于大多数人,11月20日不过是个普通的日子。但对于江西省鄱阳县桃馨缘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的残障人士来说,却是有着特殊意义的一天。因为这天,30名残障人士通过从事淘宝客服工作,领取到了人生中属于自己的第一份工资。这对于身体残疾的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莫大的鼓舞,使他们看到了自己的价值与生活的希望。

    以慈善项目激发残障人士的活力与创造力,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从而过上有保障、有尊严的生活,也正是江西省慈善总会“扶自立”关爱扶助残疾人项目的初衷与目的。

 

    “桃馨缘”的主人

 

    桃馨缘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是由全国爱国拥军模范、最美军嫂、全国道德模范提名人张秀桃和丈夫朱光进共同创办的。朱光进曾是一名鄱阳籍军人,2002年在执行任务中不幸颈椎粉碎性骨折,下身瘫痪。时年20岁的女大学生张秀桃在部队医院实习期间结识了朱光进,两人产生了美好的爱情。2年后,张秀桃不顾家人反对,毅然放弃在大城市工作生活的机会,只身来到鄱阳与朱光进组建了家庭。

    张秀桃多年如一日细心照料丈夫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2015年2月11日,她作为全国“好军嫂”代表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军民迎新春茶话会。

    朱光进是幸运的,他遇见了张秀桃,于是人生有了不一样的色彩。但他们看到更多的,是身边那些因为残疾而跌入人生黑洞的不幸者。为了能让他们走出阴霾,积极面对人生,今年2月,朱光进夫妇在鄱阳县三庙前乡创办了桃馨缘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

    《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到,桃馨缘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总投资218万元,使用面积35亩,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共有房间40余间,提供床位70余张,设有康复室、心理咨询室、医务室、影视室、食堂等场所,可为残疾人、老年人提供居家托养、康复训练、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服务。中心开办至今,共接纳了60多位残障人士。其中有的来自湖南、浙江、江苏、湖北,有的甚至来自遥远的贵州和云南。这里,俨然成了祖国各地残障人士的温馨之家。

 

    “扶自立”的支持

 

    桃馨缘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里残障人士较多,每月开支不小。为了增加收入,中心搭建了200平方米简易铁皮鸡棚,养殖黄鸡、梨花鸡、黑鸡等,最高峰时达60万余只。但由于缺乏经验,鸡出现了大量死亡,最后仅剩百余只。养殖项目的失败加重了康复托养中心的经济负担,朱光进夫妇一筹莫展。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江西省慈善总会相关负责人立即前往康复托养中心进行实地考察。今年7月25日,省慈善总会“扶自立”项目正式落户桃馨缘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共投入20万元,对康复托养中心及残障人士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

    省慈善总会的支持如同久旱逢霖,给了朱光进夫妇莫大的鼓舞。他们积极行动,带领中心残障人士种植杨梅、西瓜等经济作物以及制作简单的手工品,如加工鱼钩、成衣等。目前,该中心的残障人士除去日常生活费外,每月还能有800-1000元的收入。

    在“扶自立”项目的支持下,康复托养中心还开展了淘宝网络客服培训,并与网络传媒公司合作建立了“云集阳光客服中心”。经过两个月的培训,30位残障人士顺利上岗。通过努力工作, 他们领到了最低2100元的客服工资。

    小孙是鄱阳县三庙前孙家村人,今年24岁,患有先天性脑瘫。经过客服培训后顺利上岗,因为用心勤奋,他领到的工资最高,有3300元。小孙十分开心,他说这份工作让他找到了自信。当记者问到对今后的生活打算时,他笑着说:“我要把钱都存起来,留着娶老婆。”

    桃馨缘康复托养中心的这个特殊群体,通过自力更生、自食其力得到了应有的报酬,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定位。他们的工作不仅减轻了家庭负担,更创造了不同凡响的社会价值。

    “失去什么都不能失去生活的动力,没有什么都不能没有生活的勇气。不要因为身体的缺失而自暴自弃,只有勇敢面对现实才能通过人生的考验。”这是朱光进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其实也是江西省慈善总会开展“扶自立”项目的意义所在。通过“扶自立”慈善工程的推动,让更多的残障人士走出困境,融入社会,提升自我。(杨 阳  李济慈)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著名圆珠笔画画家郭艳倾情创作情系北京冬奥会
著名圆珠笔画画家郭艳
馆陶县网约护理服务架起便民“连心桥”
馆陶县网约护理服务架
邯郸市馆陶县中医院:天使“飞”进百姓门 患者享网约服务
邯郸市馆陶县中医院:
点滴爱心 汇聚希望 市民无偿献血有了新去处
点滴爱心 汇聚希望 市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服务条款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免责声明
京ICP备10039517号
频道识别号:011050312012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4363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