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骤降是视力突然降低或完全失明而眼球外观无异常表现的症状,俗称“突然眼盲”,中医称为“暴盲”。这类眼病治疗效果和就诊及时与否有密切关系。临床常遇到引起视力骤降的有以下几种眼病。
一、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脱离严重者或大破口,使脱离的网膜卷缩,视力突然下降。其最主要的原因是视网膜本身发生变性,其次是玻璃体发生变性,眼外伤,特别是眼球钝挫伤也可导致视刚膜脱离。临床上,中度以上的近视眼患者,在劳累过度或用力过度时,容易发生视网膜脱离,其原因为近视眼的视网膜和玻璃体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变性。因此,高度近视眼者和老年人不要长时间使用眼睛,不论读书写字都不可过度疲劳,避免过重的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
发病时,最明显的症状是眼前黑点增多,有闪光,视物变形,黑影遮盖和视力下降,有时还伴有眼球变软,眼压降低。眼前闪光就象雷雨天的闪电一样迅速。往往在转动眼球时出现。黑影遮盖也是突然发生的,就象舞台上的幕布一样,从一边向另一边慢慢遮盖过来,这时也就发生视野缺损,如看人见头不见脚或见脚不见头,视物变形,视网膜呈波浪状或球形灰白隆起,血管呈蛇状爬行。一般采取手术治疗。
二、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患者常有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或骨折等全身病。造成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原因主要是因动脉痉攀或血栓形成所致,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心脏手术、各种毒索刺激等是常见的诱因。多为单眼发病,也可双眼。网膜中央动脉痉挛、血流栓塞,可使视网膜组织发生缺血,缺氧现象,使相应部位的视力突然丧失。患者自觉视力骤降,仅存光感或无光感。瞳孔中度散大。直接对光反应消失。眼底检查视网膜呈乳白色水肿混浊,以后极部为显著;黄斑区与周围乳白色背景的相映下呈鲜红色,如樱桃红点,故称“樱桃红斑”;视网膜动脉显著变细,静脉可变细,有时血栓间断呈串珠状等表现。
治疗原则是分秒必争,采取一切综合措施,以期扩张血管,解除血管阻塞,恢复血液循环。发病24小时内立即应用亚硝酸异戊酯0.2毫升吸入;硝酸甘油片0.3—O.6毫克舌下含化;球后注射阿托品1毫克,或妥拉苏林、654—2等;全身治疗可口服或注射血管扩张剂;还可对眼球进行反复间断按摩及行前房穿刺等,同对应检查并治疗导致视网膜动脉阻塞的全身疾病。
三、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血管炎及血流淤滞导致血栓形成。老年人多有动脉硬化,有高血压的老人动脉容易硬化。视网膜中央静脉与动脉是相依伴行的,硬化的动脉压在毗邻的静脉上,可致静脉阻塞。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血液粘度相对较高,血流速度明显减慢,由于静脉血流迟缓或滞留,便可形成血栓而堵塞静脉腔。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之后,血液依旧源源不绝从动脉流来,而回流则突然中止,淤积的血液使静脉曲张,静脉压增高,血液从管壁的薄弱处逸出。如果出血累及眼球的精华部位——黄斑,视力将大大减退,且极难恢复。患者有明显视力障碍。眼底可见视乳头水肿,视网膜网膜上有广泛性出血斑,同时有视网膜水肿和渗出等。
治疗应尽量去除病因。可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血检通,以及桃红四物汤加减等活血化淤中药。早期可用止血药,但不宜用钙剂及维生素K等。出血停止时可用烟酸、地巴唑、丹参等血管扩张药及维生素B族和C。也有人应用尿激酶注射,取得较好效果。
四、急性视神经炎
它包括视乳头炎,视神经视乳头炎和球后视神经炎。多见于青壮年。患者均有骤然发病,视力几天内极度下降,甚至失明。起病时有额前或眼球后疼痛或压迫感,眼球转动时疼痛,但眼球外观无异常,患者可能伴有感冒、副鼻窦炎或中毒等疾病。如炎症发生于视乳头本身或其附近部位称为视神经视乳头炎。医生检查眼底时,会发现视乳头边缘模糊、充血,轻度水肿,动脉稍细,静脉充盈怒张,乳头附近视网膜水肿,静脉旁有火焰状出血或渗出等症状。如炎症开始于眼球后神经段,不影响视乳头时,眼底所见正常或仅有视乳头轻微充血,则称为球后视神经炎。视野检查常发现中心暗点或生理盲点扩大等改变。
治疗时应尽量寻找病因,清除病灶,但往往原因不明。主要用激素,维生素,血管扩张剂及抗生素等。
五、眼内大出血
眼内大出血可致突然失明,如高血压,动脉血管硬化、糖尿病患者,一旦体力劳动过度或视力过度疲劳,可发生视网膜下的血管破裂出血,造成视力骤降,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视网膜血管炎、白血病等疾病患者,当眼内出血时,便可引起视力严煎障碍,甚至仅有光感。
治疗上应针对不同病因,同时用中药凉血,止血等方面的药物,配合用安络血,止血敏及维生素C等。
六、其他原因
因外伤、炎症、肿瘤、血管性病变及中毒等引起的皮质盲,如颅咽管肿瘤和垂体瘤压迫视神经而使视力下降,这些患者可根据不同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