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题目,你可能会问。服药不用口,难道还能用鼻子?
是的,确实可以用鼻子。鼻腔内壁有一层粘膜,上有大量的绒毛状皱襞突起,其表面积有150平方厘米,粘膜下有丰富的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交织成网,药物可以迅速地从粘膜透入血管,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发挥作用,比口服经过胃肠吸收快得多,并且避免了消化液的影响。目前鼻腔给药的主要剂型有:滴鼻剂、喷雾剂、吸入剂、凝胶剂、乳膏剂、软膏剂、胶囊剂、粘贴剂等。具体品种有:心得安、硝酸甘油、肼苯哒嗪等心血管药物,干扰素、流感病毒疫苗、麻疹疫苗以及胰岛素、黄体酮、肾上腺素、庆大霉素、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等。不仅鼻子能“吃”药,就连鼻子的邻居——耳朵和眼睛,也会“吃”药。如患中耳炎时用的滴耳液,患眼疾时用的各种眼药水。最近,有人制造了一种胰岛素眼药水,让胰岛素从眼里“吃”下去,用于治疗糖尿病,比每天多次注射方便多了。
皮肤也会“吃”药,药物可以通过汗腺通道、角质层转运、表皮深层转运这三条途径发挥作用,用于治疗心血管病、晕动病、烧伤、抗肿瘤、避孕、补充维生素、止痛、止喘、抗过敏等方面。如治疗关节骨痛的各类止痛膏,治疗皮肤病的多种贴膏、搽剂,治疗心绞痛的硝酸甘油贴膏。消心痛贴膏,降血压的可乐定贴膏,防止晕动病的东莨菪硷贴膏,补充激素的雌二醇贴膏,黄体酮贴膏,镇静的安定药膜,驱肠虫的搽虫净。戒烟的戒烟贴膏等。这些经皮治疗的药物,可不经肝脏和胃肠。避免了消化道的干扰,减少了药源性疾病,保持衡定的血中药物的浓度,减少了给药次数。
肛门服药也有近千年的历史,早在汉代我国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就首创了世界上最早的肛门栓剂和灌肠术,使用蜂蜜炼制“蜜煎导”栓和猪胆汁,土瓜根导入肛门治疗便秘。多年来,治疗痔疮、便秘及肛门直肠局部病变的药物,肛门的局部用药比全身用药效果好得多。在现代,一些全身性疾病,也采用经肛门给药的方式。特别是一些对味觉、食道和胃粘膜有刺激,难以下咽,可引起恶心、呕吐、胃部不适的药物,用肛门给药的方式,解除了儿童及部分成人对打针、吃药的恐惧心理,避免了对胃的刺激,另一方面,也避免了胃酸及消化道酶对药物的破坏。肛门用药的主要剂型有栓剂、软膏、霜剂、滴注剂、灌肠剂、泡沫气雾剂,用于通便、解热、镇痛、镇静、利尿、抗菌、抗肿瘤等。静脉输注的多种药物如生理盐水、葡萄糖、维生素、抗菌素、激素及中药制剂经肛门滴入结肠,比起静脉输液,则更简便、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