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方时讯

湖南新邵:一对农民工夫妻返乡创业升腾的油茶梦

时间:2017-10-18 23:00:14  来源:中国健康新闻网  作者:张立星 杨能广

图片1.jpg

  中国健康新闻网讯:10月17一大早,晨曦初露,草木清新的气息弥漫山间。刘红平和罗红梅夫妻就来到自己的油茶基地,带领民工开展追肥工作。

  尽管至少还要四年才能获得收成,但他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等油茶全部挂果后,每亩至少可收入5000元,我这里共有200多亩,你看这数字不小吧。”罗红梅乐观地与记者算了一笔账。

  今年47岁的刘红平和45岁的罗红梅夫妻,是湖南省新邵县雀塘镇棠梓山村人。1998年,夫妻俩加入了南下打工的队伍,由于没有一技之长,罗红梅进了珠海市一家鞋厂,工作时间长,待遇微薄。刘红平凭着有驾照,在一家公司找到了运煤渣的差使。几年后,他凭着诚实守信和吃苦耐劳,得到了公司老板的信任,承包了该公司所有的煤渣业务,收入大大增加。就这样,经过多年的打拼,夫妻俩在珠海过上了有房有车有存款的小康生活,而且,他们的子女都在珠海读书。

  前几年,刘红平在搞运输的过程中,途经贵州、云南和广西很多地方,看到这些地方漫山遍野的果树和油茶树,对比一下自己家乡的土地却是大片荒芜,他心里很不平静。刚好,他了解到新邵县委、县政府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大力“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加上在老家的父母年岁渐长需要照顾,于是,夫妻俩一合计,在2015年冬天回到了棠梓山村,将村里荒废的园艺场承包下来,发展油茶产业。

  棠梓山村虽然距离县城较近,交通也较为便利,但村民思想不够解放,村里缺少支柱产业,经济落后,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1800多名村民中,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4户共339人。

  起初,一些村民对夫妻俩放弃在城里的舒适生活回家创业很不理解,问他们“是不是当农民还没当够?”或是“是不是钱多得没地方放了?”当时的园艺场已荒废了十多年,土里只见杂草不见土;不通路,更不通水通电。但是,要将土地开垦出来种植油茶,必须用挖机。而要让挖机能进场,必须拉通公路。当时,有少数村民以土地被占为由,阻拦修路,夫妻俩在村干的支持下,一家一家上门做工作讲好话,又出钱征地,总算拉通了毛马路,还初步建好了自动灌溉系统。今年4月中旬,全部完成了油茶树苗的栽种。

  看准了油茶的前景,夫妻俩除自己种植200多亩外,还积极响应政府脱贫攻坚号召,通过免费提供种苗、免费提供翻耕和除草服务等,共发动本村35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种植了油茶300多亩。

  到目前为止,夫妻俩在土地承包、翻耕、修路、买种苗和肥料、雇请民工方面已用去80余万元。为切实帮扶贫困乡亲,他们在用工方面优先考虑贫困户。今年50出头的贫困户罗顺桥从去年开始,共获得了务工收入7000多元,家里经济条件大大改善了。

  新邵县委党校副校长、驻棠梓山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黄文良说:“罗红梅是一名共产党员,还担任了村监督委员会主任。她和老公的境界确实很高,是为真心实意帮助乡亲们脱贫而回来的。”

  采访中,谈及未来的愿望,刘红平夫妻要把油茶产业打造成雀塘镇一张响亮的名片。借助雀塘镇棠梓山村高寒山乡特点,建设油茶生态观光园,在高山上播撒成功的希望,带动千余名农民共同分享这幸福田园赞歌。

  东风撒雨露,汇入天地春。湖南新邵,希望升腾,必定“浴火重生” 。(通讯员:张立星 杨能广)责编:许顺喜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著名圆珠笔画画家郭艳倾情创作情系北京冬奥会
著名圆珠笔画画家郭艳
馆陶县网约护理服务架起便民“连心桥”
馆陶县网约护理服务架
邯郸市馆陶县中医院:天使“飞”进百姓门 患者享网约服务
邯郸市馆陶县中医院:
点滴爱心 汇聚希望 市民无偿献血有了新去处
点滴爱心 汇聚希望 市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服务条款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免责声明
京ICP备10039517号
频道识别号:011050312012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4363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