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家居

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居家消毒做对了才有效

时间:2020-02-11 09:34:38  来源:人民网  作者:

  编者按:对抗疫情的关键时期,勤洗手、多消毒已经成大家日常生活中的“规定动作”,但消毒你真的做对了吗?

  消毒剂需配制 避免过度消毒

  居家消毒人们会用84消毒液、漂白粉/水、含氯消毒粉或含氯泡腾片等含氯消毒剂来消毒。但这些用品不可直接使用,需要稀释,配制成有效氯浓度500 毫克/升的含氯消毒剂。

  使用消毒剂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应避免过度消毒,在受到污染时随时清洁消毒。

  清洁物品表面及地面时,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500毫克/升)擦拭,作用30分钟,再用清水擦净。

  配制方法:

  1.使用84消毒液(有效氯含量5%):按消毒液:水=1:100比例稀释;

  2.消毒粉(有效氯含量12%~13%,20克/包):1包消毒粉加4.8升水;

  3.含氯泡腾片(有效氯含量480~580毫克/片):1片溶于1升水。

  酒精消毒,75%浓度效果最佳

  医用酒精消毒属于化学消毒法,使用时要注意:75%浓度的效果最佳。

  特别提醒,不要把酒精大量喷洒在婴幼儿和成人身体上,一方面防止酒精过敏,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使用时不可靠近火源和热源,防止火灾。

  学名乙醇的酒精,在常温常压下就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闪点仅13℃,扩散后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爆炸燃烧。

  给电器表面消毒,应先关闭电源,待电器冷却后再进行,如用酒精擦拭厨房灶台,要先关闭火源,以免导致爆燃。

  每次取用酒精后必须立即将容器上盖封闭。家庭不要大量囤积酒精!

  如果酒精浓度过高(例如 90%),需稀释至75%左右使用,否则无法有效杀灭病毒。

  84消毒液勿与洗涤剂、酒精混用

  最常见的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为主的高效消毒剂,本身消毒作用就很强,请单独稀释使用。

  一旦84消毒液与洁厕剂(如洁厕灵)或酸性洗涤剂混合使用,会产生化学反应,加速次氯酸的分解,释放氯气。

  这种黄绿色的刺激性气体,易引起呼吸道的严重损伤,对眼睛、黏膜和皮肤都有高度刺激性,人吸入后很快就会引起氯气中毒,当浓度达到3000毫克/立方米时,能致人死亡。

  同时,84消毒液也不能与酒精(弱碱性)、碱性洗活剂(如洗衣粉)同时使用,84消毒液主要有用成分次氯酸钠(NaClO)是强碱性、强氧化性,混合其他碱性,会影响NaClO的电解平衡,减弱消毒效果;若碱性过强,可能生成Cl2,也就是氯气。

  居家勤通风 做好空气消毒

  每天室内通风换气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吃熟食 做好餐饮具消毒

  吃熟食,尽量避免密切接触家禽和野生动物,拒绝野味。家用餐具可以用煮沸或高温消毒15 min。

  勤洗手 做好手消毒

  饭前便后要洗手,这是手卫生的基本要求。排泄物中可能存在病毒,要求每个人都更加关注手卫生。哪些情况需要洗手?传递文件前后;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在制备食品之前、期间和之后;手脏时;在接触他人后;接触过动物之后;接触公共物品;外出回来后。

  在流动水下,淋湿双手取适量洗手液(肥皂),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注意擦干宜使用纸巾。具体揉搓步骤为:

  内: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外: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夹: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弓: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大: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立: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如果没有流动的水,如何做好手消毒?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张流波说,可以使用含酒精消毒产品清洁双手。75%酒精可灭活病毒,含酒精消毒产品可以作为肥皂和流水洗手的替代品。

  “光做好手的消毒还不够,还要消毒手机。”张流波提醒,手机跟手一样,也要做到时常消毒。在做完手卫生之后,要用酒精、消毒纸巾擦拭手机。(人民健康网综合自人民日报、广州日报)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走访建国党员 烛光社工在路上
走访建国党员 烛光社工
冀州区司法局三项措施助力文明城区创建
冀州区司法局三项措施
沂水县富官庄镇网格员: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普法活动
沂水县富官庄镇网格员
龙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
龙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服务条款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免责声明
CopyRighr @ 2000-2010 www.zgjkxw.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健康新闻网 - 中国第一健康门户网站 - 京ICP备10039517号
频道识别号:011050312012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4363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