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30日电(记者胡浩 吕诺 赵琬微)“我还能活多久?”坐在北京佑安医院性病艾滋病中心的诊室里,这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十指紧紧绞扣,低垂着头,凝视着放在膝上的化验单。这份刚刚拿到的化验单清清楚楚地写明,他的HIV初筛化验结果为阳性。 听到这个问题,坐在年轻人对面的性病艾滋病中心主任医师孙丽君并不意外。多年的艾滋病诊治工作中,这样的问题,她已听过无数次。几乎所有的艾滋病感染者得知自己的检查结果,难过、痛苦过后,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个。 “我相信你能活得比我时间长。”孙丽君肯定地说。 孙丽君并非说笑。她说,曾经与“绝症”画等号的艾滋病现在可以通过治疗控制,感染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同时配合用药,艾滋病就是一种可以得到控制的慢性病。 “无论从科学技术上,还是从医疗保障上,‘活下去’都是可以实现的。”孙丽君递给坐在对面的年轻人一杯水,“根据国家的政策,艾滋病治疗是免费的。” 目前,我国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推行“四免一关怀”政策,其中包括免费为农村和城镇经济困难艾滋病病人提供抗病毒药物;免费为自愿检测的人员提供初筛检测;免费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提供母婴阻断药物及婴儿检测试剂;免收艾滋病致孤儿童上学费用。同时,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病人纳入政府救助范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必要的生活救济。 据统计,2011年1月至10月,我国新增抗病毒治疗人数3.1万,已经达到历年累计抗病毒治疗人数的四分之一;自2003年我国全面启动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以来,治疗药物不断优化,技术标准不断更新,免费为患者提供抗病毒治疗药物共9种。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实施,减少了约3万病人死亡,使艾滋病病死率下降了64%。 看着对面的年轻人眼中燃起希望的光,孙丽君拿起一份报纸,给他读了一条新闻。 报纸上新闻的主角是一名因吸毒感染艾滋病姑娘小琴,在1998年被查出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小琴没有放弃生活的希望和勇气,积极配合治疗,现在小琴不仅结了婚,还有了一个健康的小宝宝。她的丈夫和儿子都没有感染艾滋病病毒。 站起身来,孙丽君拍拍年轻人慢慢挺起的后背,“不要怕,即使感染了艾滋病,不但能活,而且能活得很好。” 责编:张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