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积淀,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了人类艺术殿堂中的一朵奇葩。因此,加强书法教学是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体现。指导学生从小养成热爱书法、练习书法的好习惯,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一、指导学生练习书法,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除了以书法成就名传千古之外,其"心正则笔正"的"笔谏"也被世人传为佳话。有一次穆宗皇帝问柳公权如何将书法写好,柳公权对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如果人品不高,则落墨无法。所谓字如其人,事实上书法、文学、绘画等艺术作品都相当程度地反映出作者的性格、修养,也体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柳公权正因其刚正不阿的高尚情操及人品素养,才使其清劲挺拔的书风跃然纸上,后人不但重其书艺,而且慕其人品,而至书法与人格并垂不朽。
学生在学习书法的同时,必定会感受古人的性格魅力,体会"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内涵,以身正、心正的态度来对待;体会到习书的严肃性,以良好的心理状态,以高度的学习热情来对待;体会到学习书法的艰辛,以勤奋不息,孜孜不倦、知难而进的态度来对待;体会到传统书法的宽宏博大,以提高修养,拓宽知识面来对待。由此,学生在书法训练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直、沉着、稳健、认真的个性和克服困难、勤奋耐心的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和意志力。
二、指导学生练习书法,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郭沫若说:"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清楚、干净、容易认,这样对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学习书法,要从一笔一画做起,有规有矩,起笔、行笔、收笔都十分讲究,这好像做事,起笔像做事的开端,行笔恰似做事的过程,收笔如做事的结尾。日复一日,学生的做事认真、一丝不苟的良好行为习惯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
学习书法要有时间保证,使孩子在学习书法的同时学习美,感受美,实践美。美的环境对于陶冶孩子的心灵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指导学生练习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书法是一门高雅的艺术,书法精品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它抽象了天地万象之形,融入了古今圣贤之理。在欣赏、书写书法作品的同时,要学习古文、诗词、名言、警句、论述,了解历史,了解书法家的历史背景、经历、人品,等等。与此同时,不但拓宽了知识面,而且受到了传统文化和书法家人品的熏陶,对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会有更深刻、更具体的理解。在欣赏、书写书法的同时,对于书法的美,或沉雄、豪劲,或清丽、和婉,或端庄、厚重,或高逸、幽雅,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情为所渗透,人格为所感染,心绪为所改变,嗜好为之提高,渐渐将提高审美水平。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求学生按正确的笔顺写,力求将字写得正确、规范、整洁、美观,进而逐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最后用美感染他们,激发他们追求美、创造美的欲望。
四、指导学生练习书法,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书法不仅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种养生之道。书法可以调节情绪,陶冶情操。过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恐伤肾,思伤脾。练习、创作和欣赏书法,其心态安稳,宁神息虑,修身养性,神定志安,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心理平衡",从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学生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主要是动手,尤其是训练手指、手腕和手臂的动作,增强协调性和灵活性,这些动作靠大脑指挥,经常有规律地训练,有益于大脑的生长发育。小学生正处于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练习书法对于促进孩子大脑生长发育、开发智力、培养智商是非常有必要的。其次,练字时,人体的指、腕、肘、肩、臂等都随着笔画的书写有节奏地运动,各种器官都得到相应的锻炼,虽从外观上看不出有多大运动量,其实却如八卦、太极、形意拳一般,寓动于静,刚柔相济,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慢气功"。书写时,可以调理经络,匀畅呼吸,最后达到心手相应,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总之,教育者要重视写字教学,形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继承和发展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从而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樊仁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