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食品安全

专家称抵制日货不理性 不可能借此解决领土问题

时间:2015-11-03 12:13:30  来源:  作者:

/

中国各地的“砸烧日系车”事件(资料图)

/

刘江永

 

 

  刘江永:(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中方委员)

  针对钓鱼岛问题引发的一些“抵制日货”等民间行为,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中方委员刘江永认为,“抵制日货”并不理性,作为民众先要了解钓鱼岛为什么属于中国的历史事实和法理,然后可以摆事实、讲道理;对日本的倒行逆施,最重要的是增强国防力量。

  “抵制日货”不是理性做法

  新京报:现在一些地方掀起了反日游行、抵制日货等活动,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理性对待钓鱼岛问题?

  刘江永:钓鱼岛的领土争议问题是中日长期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外交部已经发表严正声明,表明了中国对日本国有化钓鱼岛的立场,希望日方能够回到中日双方曾经达成的一些共识基础上,回到外交对话谈判的轨道上。

  一方面我们要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我们进行一些反日措施,是理所应当的。

  但是,另一方面,民间出现了抵制日货的现象,这并不是中国政府的政策。

  “抵制日货”的说法和做法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出现的爱国主义口号。现在已经不是日本侵华时期,中日关系也不是当时的关系。很多人认为我不买日本东西,日本就会在领土问题上让步,这种想法也不太现实;领土问题不可能通过这种方式得以解决。现在的经济活动中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一个国际化的过程。哪一个是纯粹的日货,恐怕很难分清。

  因此,“抵制日货”并不是理性的做法。

  最重要是增强国防实力

  新京报:你觉得应该怎么对待这种情绪?

  刘江永:我认为,对于钓鱼岛问题,首先我们要很好地学习了解钓鱼岛为什么属于中国,对这个历史事实、法理要很了解,之后才能向接触到的外国人、日本人说明我们的立场。不是去吵架而是去摆事实讲道理。如果连基本的事实都不了解,那怎么能够做好别人的解释工作呢?所以要多学习,多了解,才能很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其次,在增强自己了解的同时,也要了解对方的看法。对方的很多看法,我们可能没有听说过。只有了解了对方的看法,才能对对方的一些误解和似是而非的东西加以反击。

  如果全国的年轻朋友都能做到这一点,我认为会比简单的举举拳头要管用。

  新京报:除了了解历史、反击对方的错误看法,还应该做些什么?

  刘江永:很多人喊着“中日要开战”,我认为大可不必。表表决心,表达自己的看法可以,但是我们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必须要尊重事实。对日本的倒行逆施,我们要从国防建设方面加强,有时候不说比说要有力量,关键是增强自己的实力。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增强自己的国防力量,而不是每天说着我们要打。

  日本民众不明白真实情况

  新京报:现在已经有日本媒体对日本政府国有化钓鱼岛进行反思了。

  刘江永:对,很多日本人也在想钓鱼岛问题究竟是怎么回事,中国为什么这么生气?中国要把情况介绍出去,才能让日本人意识到:哦,原来是甲午战争时和中国打仗,昧着良心把人家的领土给占领了。原来钓鱼岛是中国的,不是日本的。

  这样,有些日本人就能明白过来,就能对右翼势力的煽动有所警惕了。但是现在,日本民众不明白真实情况,我们也不做说明或者说明得也不够。那日本民众在不明事理的情况下,在领土争议问题上肯定是跟着右翼势力走。当然,不过这个问题也要慢慢来,不能急。

  新京报:现在日本民众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看法,有没有些改变?

  刘江永:其实,现在很多日本民众也渐渐认识到,钓鱼岛问题不是政府说的那么回事。只不过是有些人想捞取政治选票,增加人气。他们这样做,导致两国关系跌入低谷,已经有日本媒体和有识之士站出来,说这个做法不好。民众他就会认为这样的做法是错的。日本政府弄不好就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新京报记者 高美

  相关评论:

  除了“抵制日货”,我们还能做什么

  今天中国需要的不是“抵制日货”,而是“替代日货”,用中国自身产品,用从其他发达国家吸收引进的先进技术,取代日本在汽车、钢铁、半导体等电子零部件、塑料、科学光学仪器、一般机械、化学制品这些领域所具有的优势地位。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著名圆珠笔画画家郭艳倾情创作情系北京冬奥会
著名圆珠笔画画家郭艳
馆陶县网约护理服务架起便民“连心桥”
馆陶县网约护理服务架
邯郸市馆陶县中医院:天使“飞”进百姓门 患者享网约服务
邯郸市馆陶县中医院:
点滴爱心 汇聚希望 市民无偿献血有了新去处
点滴爱心 汇聚希望 市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服务条款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免责声明
京ICP备10039517号
频道识别号:011050312012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4363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