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由中国奶业协会组织编写《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6)》首次向社会公开发布。
“2015年我国奶类总产量达到3870万吨,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印度和美国;人均奶类消费量36.1公斤,比2008年增加5.9公斤……”一系列的数据显示出我国奶业发展的新成就,产业面貌已经焕然一新。
今天上午,由中国奶业协会组织编写《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6)》首次向社会公开发布。来自报告的内容显示,2008年以来,我国出台和完善了奶业法规政策和标准制度,大力开展奶业整顿和振兴。其中,在奶牛养殖环节,不断加大对奶业的扶持力度,实施了奶牛良种补贴、标准化规模养殖、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促使奶业发展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从传统奶业向现代奶业转变,奶业生产水平和奶源质量不断提高。
同时,在收购和运输环节,全面开展奶站清理整顿,严格准入管理,坚决取缔不合格奶站。据悉,奶站数量已经从2008年的2万多个减少到8500个,奶站的基础设施、机械设备、检测手段和人员素质水平显著提升。生鲜乳运输车全部实现专车专用,持证运输。
另外在乳品加工环节,落实《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对乳制品及婴幼儿奶粉企业生产许可进行重新审核,淘汰了一批奶源无保障、生产技术落后的企业,大力推进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兼并重组,优化产业结构,有力保障了乳品质量安全。
发布会现场,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谷继承表示,我国奶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的同时,现代奶业建设逐步加快,奶牛养殖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组织化水平不断提高。2015年存栏100头以上奶牛的规模养殖比重达到48.3%,比2008年提高了28.8个百分点,规模养殖场100%实现机械化挤奶;奶农专业合作社超过1.5万个,是2008年的7倍多;伊利、蒙牛、现代牧业、光明、三元、君乐宝、飞鹤等中国奶业前20强企业乳制品产量、销售额分别占全国的51%和54%,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乳品质量安全水平一直是大众关心的重点,对此,谷继承称,我国乳品质量已经大幅提升。2015年全国乳制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9.5%,三聚氰胺等违禁添加物检测合格率连续7年保持100%;生鲜乳中乳蛋白、乳脂肪两大营养成分平均值都已高于国家标准,也高于美国标准,规模养殖场生鲜乳中体细胞平均值低于欧盟限量值、菌落总数平均值低于澳大利亚限量值。
对此,《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6)》中提到:2009年以来,农业部共抽检生鲜乳样品15.1万批次,抽检对象覆盖所有奶站,监测指标涵盖所有违禁添加物。监测数据表明,2015年,生鲜乳平均乳脂率3.69g/100g,比国家标准高出0.59g/100g;乳蛋白率3.14g/100g,比国家标准高出0.34g/100g;菌落总数46.7万CFU/mL,远低于国家标准200万CFU/mL。
谷继承在最后表示:“我国奶业质量安全关系到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关系到下一代的茁壮成长,人民群众有需求、有期待。因此,我国奶业必须要发展,乳品必须要优质安全,民族奶业必须要有竞争力。当然,现阶段我国奶业发展遇到了瓶颈和困难,也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但是我们有信心,通过八到十年的不懈努力,实现民族奶业的振兴。” |